小康社會:不能不關注休閑
馬惠娣
千百年來,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理想便是“小康”。
早在《詩經》中,我們的先民就吟出了“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孔子也曾描畫小康社會之美景:“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清末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了社會之進步“三段論”,即:撥亂、小康、大同,乃歷史發展規律也。
孫中山先生的小康思想則凝練于他的《建國方略》的“三民主義”中,提出“耕者有其田”,“舉辦免費教育、養老恤貧、人人權利平等、無尊卑貴賤之分”等等。
鄧小平——中國“新小康”社會的設計師,衍承“小康”之天旨,在撥亂反正之后,他親自設計和擬訂了中國現代“小康”社會的藍圖和時間表。
“中共十六大”確立了我國社會未來20年的發展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內涵是:“人民生活幸福,未來前景美好,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小康,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夢想,盡管不同的時代對小康的詮釋有所不同,但是“小康”作為一種社會發展模式——寄托黎民百姓對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祥和美好生活的樸素向往——理想是一致的。
毋庸置疑的是,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民亦勞止”,取決于繁重的體力勞動的解除,人可以全面自由地發展自己。因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人才能真正的進步。否則,人只是蟻群。
所以我們的祖先認為“勞止”,才能提升生活品質。千百年來,他們在繁忙的勞動中將“休閑”作為一種生活的智慧,以此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善生命過程,創造美的世界。
何為休閑?我們的先民認為,“休”就是“吉慶、歡樂、美善、福祿”,注重“倚木而休”,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平等的關系。把“閑”引申為道德、法度,及限制、約束之意;“閑”也通“嫻”,具有嫻靜、思想的純潔與安寧的意思。這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一種精神的境界、一種哲學的思想。
古人對“閑”的理解沒有停留在對閑暇時間的消遣上,而是將休閑付諸于實踐。中國人傳統上的休閑實踐,很注重“游憩”,并構成中華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儒家文化傳統中,游憩何止一個“玩”字了得!這里有深奧的“禮學”思想和文化內涵。
正因為有“休閑”的世代傳承,才可能產生諸如《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清代的閑適小品等文化經典,才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有我們這個民族為世界文化寶庫留下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多種藝術形式。
對于古代先賢們來說,休閑之圣潔,是她孕育了我們民族的自然哲學、人格修養、審美情趣、文學藝術、養生延年的價值理念,表達了我們民族的聰明與智慧、道德與倫理、勤勞與善良、簡樸與淳厚。休閑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記錄中國人和諧心態與持續發展的一種歷史訴求。使我們的文脈生生不息,我們的小康夢想從不泯滅。
解除繁重的勞動,當然要靠高效的社會生產率和高素質的勞動生產力,惟此“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才能成為現實。當代科學技術對人類的最大貢獻,便是將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使我們有可能“勞止”。西方學者曾預言:“我們正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在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上,機器正在越來越多地替代人工。雖然,具體的時間表還難以預測,但我們已堅定不移地踏上通向自動化未來的道路。很可能在未來的幾十年內,至少在制造業,我們會走進一個幾乎無工人的時代。”
的確,伴隨機械化、自動化快速地替代人力勞動,我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閑暇時間。但是“閑”歷來是“雙刃劍”。
閑,可生是非,使人碌碌無為,安逸現狀,不思進取;老子說:“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意思是說,人的心靈要保持清凈,而不要旁騖太多,沒了章法和智慧。于光遠先生進一步解釋說:“人一忙就容易亂,頭腦不清醒;人一忙也容易煩,心情不能和平;人一忙就容易膚淺,不能研究問題,不能冷靜認真思考;人一忙就容易只顧眼前,不能高瞻遠矚。”
閑,也可培養人的多方面興趣,從而充實人生、提升生命質量。因為閑暇時間多了,我們可以體靜心閑,感知萬事萬物之美好,因而達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們就會與自我身心和諧、與自然和諧、與人和諧、與社會和諧、與公德私德和諧。我們才有對豐富多彩生活的感知力——流水之聲、青禾綠草、觀書繹理、彈琴學字、逍遙杖履、靜坐調息——均能達到陶冶情操、涵養人性、改善教養的目的,達到自我心境與天地自然的交流與融合,達到精神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和諧統一。
西方思想家認為,開發休閑,實際上就是積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資本,就是對人的教育與教養的投資。而且這種資本的投資越早越好,對社會的回報率越高。
亞里士多德說,“休閑才是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是“哲學、藝術和科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
此思想根基讓英國劍橋大學校園中的“下午茶”延續至今,人們在自由、放松、隨意、平等的氛圍中進行交流,激勵師生們迸發靈感、產生思想的火花。難怪有人說,是“下午茶”喝出了英國眾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大英圖書館閱讀便也成為馬克思最喜歡的休閑方式。
近些年來,西方國家對“休閑”做出了許多新探索,從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的角度豐富“休”的內涵與外延,比如參加志愿者活動、捐助活動、慈善活動、扶貧濟困、社會救助、簡單生活、環保、食素、愛動物、愛植物、反戰求和平等等形式,鼓勵人們把自我發展和承擔社會責任聯系在一起,用這樣的行為方式營造充滿溫馨的、友善的、互助的社會氛圍,增強社會的凝聚力、親和力,達到社會和人際關系的和諧發展。
遺憾的是,近代以來,由于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斷裂,中國人對休閑價值的理解太狹隘、太淺薄、太粗鄙。整個社會把休閑簡單地等同于吃、喝、玩、樂,制造出來的是貪欲、浮躁、喧囂、奔忙、自私等等。商人們也正把休閑變成一棵碩大的“搖錢樹”,美其名曰:為GDP做貢獻。消逝著休閑的智慧與休閑固有的精神價值。更可怕的是文化精神的內涵以及物化的歷史記憶也隨之葬送,有可能讓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句沒文化底蘊支撐的空話。
而閑暇時間也被看做沒用的“東西”,要么放任自流,要么都趕去出游、購物,滿足感官與生理的欲求。人們為名累、為利累,忘記了沉思、忘記了欣賞、忘記了自律、忘記了社會責任。失去了休閑,人就失去了掌握平衡的能力,失去了感知生活的智慧,只能平庸。
現階段,我們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絕不僅僅是政治概念。從深層次看,它所體現的是國家開始注重用文化引導和人文關懷的力量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進而復興中華民族偉大的歷史文化傳統。休閑應當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應當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路徑和手段,應當成為發展生產力的新思路。
能否聰明地用“閑”是對社會文明的最終考驗。
小康社會怎能不關注休閑!
(2006年1月8日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