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中日兩國學者共同探討
麻將文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價值問題
——馬惠娣訪日匯報
日本人40年搜集中國麻將,今建成世界唯一麻將博物館提升國民教養推行“紳士麻將”,如今希望“申遺”留住文化,歐洲人探索麻將之科學性,國際賽事正引領麻將新走勢中國人創造麻將非我莫屬,留住文化遺產責任重大。
應日本麻將界各組織的邀請中國文化研究所休閑文化研究中心馬惠娣與中華麻將論壇及公開賽組委會主任劉四風、國際麻將組織秘書長江選旗于2006年4月11日—16日訪問了日本麻將學會,并在東京拜會了日本麻將競技組織委員會會長野口恭一郎、日本麻將聯盟理事長石本洋一、日本健康麻將協會會長田邊惠三、麻將博物館館長大隈秀夫、日本全國麻將業聯合總會木下裕章等人,以及麻將文化研究學者。參觀了麻將博物館和松岡全自動麻將桌制造株式會社。
日本麻將博物館坐落在千葉縣九十九町。整個展館面積約660平方米,所展的展品僅為藏品的三分之一。絕大多數展品均從中國民間搜集,包括麻將牌、麻將器具、帶有麻將圖案的各類藝術品、有關麻將的歷史文物、麻將研究書籍等等。
在展出的展品中有:中國清末宮廷中的玩牌,溥儀使用的牌,袁世凱登基時江西景德鎮為其專門燒制的青花磁牌,白崇禧、吳佩孚玩過的牌,梅蘭芳1920年在日本演出京劇《游龍戲鳳》玩過的牌;有犀牛角、翡翠、金、銀、銅、象牙等材料制作的牌;有紅木、景泰藍、青銅器、紅漆木等不同材料、不同造型、不同工藝的麻將桌椅與用具;有日本明仁天皇青年時代去美國途中與中國女孩子玩麻將的照片;有麻將引入日本后民間使用的第一張麻將桌;有美國20世紀20 年代麻將組織者的親筆信以及1923年載有麻將廣告的紐約時報;有美國著名影星佩戴的用麻將牌制作的手鐲的照片;有全套的麻將生產制作器具;有帶有麻將圖案的中國畫(大多為復制品)、中國瓷器;有來自世界范圍內的關于麻將研究和麻將規則的書籍等等。
在訪問期間,雙方多次交流與會談。日本麻將組織的各位領導人表達了他們對中國麻將文化的厚愛。認為麻將是通過娛樂和競賽的方式傳遞了中國傳統智慧,具有很深奧的科學性、文化性和益智性。
野口恭一郎先生介紹了麻將文化在日本的研究狀況。他說,麻將從幾百年前傳入日本后,就深受日本人的喜愛。近幾十年隨著日本人工作壓力的加大,玩麻將成為一種十分大眾化和普及化的娛樂、休閑、比賽、交流活動。因此,研究麻將現象與麻將的文化價值,成為一個十分迫切的課題。而他本人及其他同仁從40年前就開始搜集散落在中國民間的各種麻將用品,兼及麻將研究書籍的出版事業。如今麻將博物館的所有展品,則是他們40年矢志不渝、艱辛勞動所取得的果實。
野口恭一郎先生還介紹了日本健康麻將協會提出的“紳士麻將”理念,為此擬定了20條健康游戲規則,試圖讓“紳士麻將”成為培養日本國民教養禮儀的新途徑。介紹了他們了解到的歐盟、北美等麻將組織的相關情況,認為,西方人玩麻將更看中麻將中蘊涵的科學性。這一點值得東方人的學習和借鑒。
他們對于光遠先生提出的“健康、科學、友好的麻將文化”以及“麻將應與其他棋牌游戲和比賽一樣,應倡導和培養一種文化的境界,一種文明的旨意與精神”的思想給予高度的評價。對于先生提出的“麻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把麻將用于賭博,乃人的問題,而非麻將之過”,“把麻將引入賭博的歧途,應當堅決制止。應使麻將成為有益于人們身心健康的手段與方法。”的觀點非常認同。
馬惠娣介紹了中國麻將的起源與嬗變的歷史;介紹了麻將的旨歸與精神;介紹了毛澤東曾將麻將譽為中國三大國粹之一(中藥、京劇、麻將),甚至他在戰爭歲月中用麻將游戲發現辯證法以及激發“解惑”之靈感;介紹了以于光遠先生為首的有識之士們在近些年為倡導“健康、科學、友好的麻將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參加此項活動還有:龔育之、李夢華、徐才、韓德乾、宋直元等領導)。
劉四風和江選旗也分別介紹了曾經舉辦過的三屆中華麻將論壇和公開賽的情況,也對世界麻將競賽規則的修訂工作做了介紹與說明。同時還介紹了第四屆中華麻將論壇及公開賽和明年第一屆世界麻將錦標賽的籌備情況。
雙方共識:麻將游戲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留給后人的一筆財富。不僅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娛樂休閑方式之一,也是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休閑方式。
雙方共識:自四年前于光遠先生提出“健康、科學、友好的麻將文化”以來,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也引起了積極的回應。中日兩國有識之士應攜起手來,共同推進健康的麻將文化的發展。
雙方共識:在未來,中日兩國學者可以從文化的角度研究麻將的歷史起源、演進過程;麻將文化的特質;麻將游戲中的博弈方法;科學與數學視野內的麻將游戲;麻將對人的休閑與益智功能;麻將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價值;麻將文物的鑒賞等,并在這些方面加強學術合作。
日方表示,今后也可以邀請有志于麻將文化研究的學者,特別是麻將文物鑒賞的專家到日本客座研究。
我們還了解到,日本有意將麻將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
多位日本麻將組織的領導者對馬惠娣一行的來訪表示了熱烈的歡迎,設宴款待,并互贈禮物。
訪日歸來后,江選旗、馬惠娣二位,先后向于光遠、李夢華、徐才等領導作了匯報,并悉數展示和介紹了帶回的資料、圖片、禮物等。三位領導對此次訪問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滿意。
點擊瀏覽更多圖片………
此次訪問引起我對麻將與麻將文化的多重思考:
- 麻將的發祥地是中國,如果從麻將早期的原始形態算起,已有相當漫長的歷史。麻將游戲中的博弈、推演、不同番種的組合等等都是中國智慧的表達。而麻將牌制作中的圖案設計、工藝設計、選材設計、工藝技藝等等都有極高的美學思想和審美價值。今人應該從文化、歷史、考古、美學、技藝的多個角度研究它的價值問題(或者說,麻將存在的內在生命力問題)。
- 透過日本麻將博物館中的藏品,可以看到近現代中國宮廷官宦、達官貴人、人文墨客、黎民大眾許多悲歡離合、世事滄桑、升降起伏、喜怒哀樂的故事。麻將除了具有益智、消遣之功能,是否還具有深層次的內含?通過對歷史中的人與事的分析,也許能尋求某些答案?
- 麻將游戲在中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大眾性和普及性,民間的“打麻將”更是在全國城鄉流行,甚至在很多地方把麻將當成賭博的代名詞,把麻將當成賭具。形成這一普遍現象的社會原因是什么?它對滿足人民大眾文化精神需求的利與弊?對和諧社會的利與弊?政府應該如何引導?文化部門從哪個方面介入?
- 日本人花四十年的時間、財力、物力、人力研究中國麻將、搜集與麻將相關文物,如今又倡導“紳士麻將”行動,這些都折射出了什么?歐洲人正在研究麻將游戲中的科學性問題,并且多次舉行國際賽事。我們該有什么反映?做何應對?
在不成熟的思考后,我想有三個問題急待考慮:
- 面對日本麻將“申遺”,我們應采取什么樣的態度——支持日本申辦?我們參與申辦?我們自己申辦?讓日本人協助我們申辦?聯合申辦?對此事我們不予理睬?
- 無論如何,日本已建立起世界上唯一的“麻將博物館”,如今又在推行“紳士麻將”運動。那么對于“麻將大國”和麻將發祥地的中國應有哪些啟示?做何應對?
- 對目前中國人普遍玩麻將(或作為賭博的手段)的現狀,相關部門是熟視無睹,還是善加引導?是變成運動項目,還是放任自流?都將涉及到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問題。用“堵”、“禁”和“不理睬”均不是好辦法。
以上匯報與思考的問題不知當否?敬請批評指正!
馬惠娣
中國藝術研究院休閑研究中心
2006年5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