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去》中的科學與美學
馬惠娣
2011年6月7日
《吃茶去》,書名質樸。像老友,一聲親切的招喚;像家人,一個會心的眼神。帶著這種感覺吃茶、讀書,讓辛卯年的端午節過得心滿意足,不亦悅乎。
中國是茶的發祥地,公元前1122-前1116年,周武王率南方的小國部落參加征戰,并以巴蜀所產的茶葉作為“貢品”。這是歷史上最早記載我國西南地區產茶的史料。到了漢宣帝五鳳年間(公元前57-前54年)蜀人王褒所著《僮約》,內有“武陽買茶”及“烹茶盡具”之句。唐朝一統天下,修文息武,重視農業,茶葉生產獲得了極大發展。形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峰,飲茶人遍及全國。中唐以后,全國有70多個州產茶,轄340多個縣,分布現今的14個省轄市。到了1880年,我國出口茶葉達254萬擔,1886年最高達到268萬擔。(見《吃茶去》茶史篇)
茶葉是中國向世界傳播最早的商品之一,南北朝武帝永明年間(公元483-493年)首渡土耳其,之后日本、朝鮮、歐洲諸國、英倫三島、俄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乃至非洲等等。不僅帶去了當時最為昂貴的“奢侈品”,亦帶去了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信物。
時光荏苒,又一個茶高峰出現在當代。隨著中國人生活的富足,人的閑情逸致中自然少不了對茶的眷顧,不禁茶道盛行,而以飲茶作為消遣的人多到“風起云涌”。
在百度網上點擊“茶葉知識”,就有九百九十萬條;敲入“茶的學問”可以出來五百五十七萬條;查找“茶的理論”一下子蹦出來八百七十八萬條;“茶的歷史”有一千三百萬之巨。不難想見,“茶園”之繁盛。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茶、茶道說三道四,人人參與,個個踐行。
《吃茶去》自然要涉及“吃”、“品”、“茗”的學問,而其過人之處,在于吃茶的科學與美學,令人愛不釋卷。
《吃茶去》,20萬字,將茶的歷史、理論、知識濃縮在同一個時空,自然鋪陳:茶的歷史線索清晰而精煉,茶的理論廣博而規范,茶的知識豐富且實用。
先舉一個例子,前幾年,收藏普洱茶十分盛行,很多人便開始網羅普洱茶,囤積起來,還美其名曰:保存的時間越長約有價值。本人曾在倫敦哈羅絲商場貨架內看見擺放的一餅有50年歷史的普洱茶,標價17500英鎊,可能是受了這種炒作風的影響。普洱茶果真越久越值錢嗎?該書實事求是地指出:“從文化角度講,普洱茶越老越好;但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講,10年多的茶就已經達到高峰。一般說來,生茶可以存放10-20年,熟茶也就存放2-3年。如果儲存條件非常好,三四十年的陳普洱茶也還可以很好,但超過這個年限,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就消失殆盡了,特別是保管不當的,不宜再飲。”而被人們普遍認為的藥用價值,作者們指出:“普洱茶中所含的茶多酚等成份對人體健康肯定是有好處,但是現在對于降血脂、降血壓等方面的研究只是初步,并沒有確切的數據證明療效有多顯著。”
比如,對綠茶的分析:“綠茶因是將現摘取的鮮葉,即時通過高溫殺青,將剛摘的茶葉晾后,投入220-300°C的炒鍋中炒,破壞酶活性,抑制多酚類物質的氧化,所以茶單寧、黃酮類、茶堿的含量比其他茶類來得高,維生素C含量也是最高的。研究報告說,對六大茶類的兒茶素含量分析,每克綠茶中含兒茶素108.71毫克,且因紅茶是經較長發酵過程制成的完全發酵茶,所以氧化程度高,幾乎完全不含維生素C;由此可知,發酵程度越完全,其中某部分的營養素流失程度越高。”
再比如,對于“茶的貯存”,盡管明代聞龍在《茶箋》中早有說明:“茶之味精,而性易移。”但如何把握“存味精,性移難”僅憑經驗看來難以做好。該書告訴人們:茶葉自動氧化的快慢與茶葉本身的含水量高低、外界溫度、光線和氧氣密切相關。…...一般將待藏茶葉的含水量控制在6%以下,最好是4%左右;反之,當茶葉含水量在7%以上時,就容易變質,含水量超過10%,就有發霉的危險。研究資料表明,在一定范圍內,每升高10°C,氧化速度就要增加3-5倍。當茶葉中°-10°C的條件下冷藏,即可抑制氧化過程。空氣中的氧氣,雖然通常是分子態氧,氧化能力并不很強,但仍能使茶葉發生緩慢氧化。如果采取認為手段,使茶葉在無氧條件下貯藏,自動氧化即可完全抑制。目前,我國不少小包裝茶所以采取抽氣充氧法保持,就是運用這個原理。
而對于“茶的香氣”,作者們用科學分析的結果說明:構成茶葉香氣的成分有300多種,主要是醇類、酯類、醛類等物質。它們在茶葉的貯藏過程中,既能不斷揮發,又會緩慢氧化。因此,隨著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就會由濃變淡,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清香變得低悶渾濁。
該書,對茶的命名、茶的分類、茶的制作、茶的品評、茶的貯存做了詳盡的說明。每一項說明都有嚴格的定量標準,而不僅僅口傳心授、憑經驗感覺。全書充滿了對茶的科學分析,令人信服。本書的第一作者舒惠國,畢業于農業大學,主攻桑蠶專業,22年在第一線從事科研,又20多年主政農業在國家,此前有《茶享》等多部著作問世。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統御著《吃茶去》。
最難能可貴的是,《吃茶去》將一種普通的、大眾的“吃茶”這個生活小事,提升為一門改善生活方式的藝術,并遠遠超越這個“儀式”本身的價值與意義,融入了我們的內心世界,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愉悅感,成為了生活美的對象。
茶,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可謂地位獨特,雖是“開門七件事之一”(柴米油鹽醬醋茶),然而,茶,最能表達生活品質,最能展示人的格調與品位,最能造化人的心性與靈性。茶,也是人們欣賞美、體驗美,被美陶醉其中的“尤物”。在對這種美的欣賞與體驗中,帶來激情,帶來美好的創造力。
中國文化史上,名人與茶,茶與文學創作都是“莫逆之交”的好友。
唐代陸羽,歷經10載,《茶經》問世,“天下益知飲茶”。贊譽:“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之。”
宋代詩人陸游嗜茶成癖,他外出常常是“茶灶筆床猶自隨”。在他的詩集中,寫到茶的詩就有200多首。
人民的藝術家老舍先生曾說:“喝茶本身是一門藝術。”他愛茶、飲茶,文思如涌,代表作《茶館》,其悲劇美學意義,凈化與超越了原本的人物和生活概念。
該書盛贊我國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他把飲茶與生活概括為——儉、清、和、靜。他說:飲茶可以讓人的心靈更加清明虛靜;居所更加清幽高雅;結交朋友更加沖淡絕塵,不污時俗;茶尚儉,勤儉樸素;茶貴清,清正廉明;茶導和,和衷共濟;茶致靜,寧靜致遠。儉、清、和、靜,是中國茶禮之精髓。品茶,為茶禮注入了靈魂,為實現這種美創造了條件。
“泡一杯茶,看杯中的嫩芽舒展沉浮,在氤氳的茶霧中,獨享一份清靜”,誰還會在意塵世的名與利、得與失、悲與歡。“人生如茶,苦澀中蘊含著甘甜,一道濃釅,二道清醇,三道趨淡”,獨坐于窗前,看落葉飄零,看雨敲窗欞,怡然自得,那份神情“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吃茶的美學意義,竟被作者詮釋得如此富于詩意——氤氳中升騰的茶霧,杯中舒展綻放的嫩芽,庭院中盛開著的花兒,天際邊飄動的云朵,一股腦地擁簇在你身旁。吃茶,給你一雙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
吃茶,讓你保持清醒:“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生平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清風生。”清雅、平靜、私念雜無。吃茶,滌蕩心靈、凈化六根,呼出人性之美。
這些就是《吃茶去》的精妙之處。
《吃茶去》,作者:舒惠國、劉梅、舒帆、陳天俊,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