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藝術文脈中的跨學科對話
——第八屆歐洲藝術社會學網絡工作委員會中期會議紀要
馬惠娣
休閑哲學專業委員會
一
藝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性與創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與科學、宗教構成了人類“三大永恒主題”。
藝術在英語中:Art被釋為精致等多重涵義,也指憑借技巧、意愿、想象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對美的事物加以創造和表現。古代社會,人們憑借技巧與想象力創造了形式眾多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形式,不僅養育了眾多流派的藝術家,也培養了民間世代相傳的各類能工巧匠。
而在當代社會,人們對藝術的理解往往局限在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建筑、戲劇與電影等形式之中,藝術成了藝術工作者和藝術家們的專有之事。與其他個體、群體、日常生活毫無關系。上個世紀90年代,伴隨后現代主義的出現,人們開始了對藝術現狀的反思:主張打破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拆除藝術與生活的藩籬,融合藝術與社會和生活的關系,讓公眾成為藝術的主體;提出兩個著名的觀點:“人人都是藝術家”、“生活就是藝術”。因此,“藝術的轉型”成為藝術社會學重點思考的課題。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歐洲藝術社會學網絡工作委員會多年來秉持這樣的思想,為藝術融入日常生活做了理論與實踐的不懈努力。
二
2014年年會,由羅馬尼亞北部城市克魯日-納博卡——有著540余年歷史的Babes-Bolyai大學主辦。會議主題:“藝術與藝術的文脈:跨學科的對話”。來自歐洲28個國家,140余位代表出席了會議,這些代表包括社會科學、哲學、人類學,以及藝術家、管理學家等多學科的共同參與。
會議自9月3日-9月6日,歷時三天,其間有兩個大會主題報告,有20余場專題討論,有多場新書發布會,有一場徒步城市考察。
本屆歐洲藝術社會學研究委員會主席(歐洲的學術組織一般兩年換屆),也是本次會議的地方組織主席,由Babes-Bolyai大學哲學系主任丹·易尤根·讓提教授主持。
大會一如歐洲會議風格,沒有繁文縟節,沒有“客套”,沒有炫目的會議主席臺。
大會開幕式上,作為東道主的校長做了致辭,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簡短地介紹了該大學的歷史,以及辦學特色。由此大家知道這是一所天主教背景的大學,對羅馬尼亞國家的教書育人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當代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歷史學、醫藥生物學、音樂等諸多領域培養了許多杰出的人才。目前,這個學校有學生4萬余人,來自歐洲,乃至于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生有4千余人,據說,有少許學生來自中國或日本。
羅馬尼亞會議大會報告會場
大會主席丹·易尤根·讓提教授做了歡迎致辭。他說歐洲藝術社會學研究委員會成立于1999年,從2000年開始每兩年召開一次,曾先后在英國、奧地利、意大利、荷蘭、法國等國家召開。歐洲藝術社會學研究委員會的學術傳統是強調把藝術與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學科對話。他說,這是藝術和藝術世界的本質特征。這次會議有幸在Babes-Bolyai 大學召開,我們仍然沿襲這樣的傳統,鼓勵學者們從各自國家不同的傳統中找到共同的研究方向。這次會議的主題定為“藝術與藝術的文脈:跨學科的對話”,希望不僅有來自社會學領域的學者參與其中,也希望有來自哲學,以及其他知識門類的學者參加對話,因此,大會邀請了來自巴黎法蘭西學院、紐約城市大學兩位著名的教授為大會作主題演講,他們從不同的視角來與我們對話“藝術與藝術文脈”這一主題。
這個學術組織還有一個傳統,就是注重與藝術管理知識與專業的結合,所以,這次會議與德國、美國等多所知名大學合作,就這方面的問題展開科學的討論。我們鼓勵大家利用這個機會將藝術、藝術家的行為、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日常生活中的藝術和美學、藝術的多重要素融入到正在發展的城市變化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對此,我們也愿意提供一個機會,請到會的學者們考察克魯日-納博卡,我們舉辦“Transect Walk”,希望從現象學的視角來認識這座城市,利用這個機緣為克魯日-納博卡做出城市的藝術設計。丹·易尤根·讓提教授如是說。
三
開幕式上,法國法蘭西學院教授皮伊爾·米切爾·門格爾做了題為“藝術社會學:成就與挑戰”的主旨演講。他重點介紹了藝術工作的市場問題。他認為,專業和創造性在過去的30年中有了很大的發展,并建立了巨大的數據庫。這其中新的理論和新的認知方法為之奠定了基礎,特別是豐富的社會學理論,包括經濟學、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等學科的介入給藝術處理自身許多棘手的問題提供了便利。但是,許多問題,仍讓我們苦苦思索(puzzled out),并提到了學術的前沿中。他說,我們如何定義當今的藝術?如何面對來自技術的、互聯網的、技術責任的、文化建設的、藝術生長環境的、藝術創新的、商業社會的等多方面的挑戰。
藝術與城市、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日趨密切。無疑,從事藝術創作的人需要高度的專業知識,并接受良好的專業素養的培訓,同時也要對創作者的收入、工作環境滿意度、藝術的多種品位、藝術的國家或地方政策做多方面的考量。也許現在最需要知道,我們曾經的錯誤和失敗之處;我們也需要知道文化產業的設計時代的管理問題。(因演講者用法語講,同步英文翻譯,所以筆者記錄有限——筆者注)
來自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資深教授諾伊爾·卡羅爾在主旨演講中關注了“藝術、情感和進化”這個主題。卡羅爾教授長期從事藝術哲學的研究,他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人類社會進化的歷史始終需要得到藝術與藝術產品的支持,盡管它需求對社會資源的占有。他說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在長時間的思考中,聚焦于人的情感與藝術間的緊密關系問題。他特別強調,不同的藝術作品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并感染社會的其他成員。不僅如此,藝術具有融合性與自適應性;我們可以提供一個新石器時期描述的藝術形式,可以看到它有足夠的社會藝術優勢,并在當代世界償還與維系大眾藝術的需求。我們看了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從舞蹈到戲劇,從歌劇到肥皂劇,從書畫到圖片,從高雅藝術大大眾藝術,顯然,藝術從20世紀的中葉就對我們產生重要的影響。即便我們正從現代社會,走向后現代社會,前衛藝術與藝術作品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對當代世界的理解,像其他當代批評家和理論家一樣,卡羅爾教授希望人們成為藝術世界中的公民。
會議期間,還組織了圖書推介會。兩位主講嘉賓還召開專門會議,推介了他們的新書。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門格爾教授的新書——《創造的經濟學:不確定時代的藝術和成就》;卡羅爾教授介紹了他的三本書:《藝術的三個維度》、《藝術世界中的生存》、《密涅瓦的夜晚:哲學、流行文化和電影》;Babes-Bolyai大學推介了《未來的藝術管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推介了《關于藝術管理理論中方法與理論的缺失》,利普茲大學推介了《不同脈絡中藝術管理的相同與不同的對話》。
四
大會共安排了約20余個小組的專題討論,涉及創新與市場,藝術、城市和日常生活,專業培訓與發展,藝術管理,藝術實踐,藝術工作的網絡空間,電影、設計與廣告,博物館與參與者的實踐行為,社會學與美學的互構,社會變革中的藝術,藝術研究的方法與理論,藝術管理中的相同與不同,音樂、表演實踐對人的影響,藝術組織和項目開發,全球與地方性視野中的藝術管理等專題討論。
值得關注的是,會上有多位學者的研究論題關注中國的藝術與藝術市場問題。其中,來自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女博士斯文特蘭娜的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就選擇了中國的藝術市場問題。她發言的主題是:“快速與浮躁:正在顯現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她認為,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市場,藝術市場應當引起關注。她與她的導師獨立地對中國藝術市場進行了考察,并收集了很多一手資料,整理了中國近30年的藝術市場發展史,探討了藝術市場化的組織形式、制度、政策。她認為,2006-2007年是中國藝術市場發展最好的兩年,2008年以后稍有回落,這與全球整個資本市場有關。不過,她認為,至今,中國藝術市場仍對世界產生吸引力,尤其在未來的發展中,它所創造的經濟力量不可小覷。
在她的演講結束后,筆者提出了幾個問題,比如:資料與數據的來源,西方人對何種中國藝術作品更感興趣,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如何走向西方,西方藝術市場和藝術作品評價的標準,是否關注到日趨活躍的民間文玩市場等問題與她進行了對話與交流。
另一位來自丹麥商業學院的年輕學者馬瑞安妮,她向大會提交了兩篇論文,都關注了中國的當代藝術教育問題,一篇論文的題目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視覺藝術教育”;另一篇談“中國與丹麥藝術教育的比較研究”。該文作者與廈門大學有合作。她認為中國的視覺藝術也正融入全球化,這個現象應當引起關注。她說,以西方人的視角看,中國視覺藝術還用老于世故的技巧,而缺少個性化創造。她希望中國藝術家在現代與傳統中找到合適的位置,或文化模式,接納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欣賞口味和藝術實踐合作伙伴,并建議有一個新的文化全球化行為理論,探索在文化和藝術全球化中的不同特色。她在另一篇演講中,在對比丹麥與中國年輕藝術家之不同時指出:中國年輕藝術家更多地考慮自己的作品能賣出多少錢,而專業知識和專業系統不夠完善,特別是對藝術史、文化史缺乏了解,缺少對世界歷史知識、藝術發展史知識的必要了解,因此,作品的視野較窄,思想內涵膚淺等。當然,她也認為,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門類,其中有很復雜的各種邏輯關系。但是專業化訓練和基礎必須搞好,在這點上,丹麥年輕藝術家似乎更有優勢和創造力。
來自德國的學者,多位都是從事哲學研究的,魏瑪大學的沃爾夫曼教授演講了“藝術形式的守則”問題;他在演講中主要介紹了德國哲學家、社會學家、音樂理論家,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西奧多·阿多諾(Adorno)和尼可拉斯·魯曼尼(Luhmann)的藝術思想。魯尼伯格大學的卡根教授從人類起源的視角談及藝術與城市的關系,反思了種種城市發展中自然風光缺失將給人類帶來的不可持續的挑戰。德國學者的特點是思辨性很強,批判意識也很強。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康斯坦特教授以及她的學生們主講了藝術管理正面臨的各種挑戰。他們反思了近些年美國藝術教育課程設置中的急功近利現象,甚至許多田野考察項目被取消,這是對藝術規律的破壞。所以康斯坦特教授提出了許多帶有共性的問題,比如:我們從過去的幾十年的發展中發現了哪些失誤,哪些錯誤值得我們反思和糾正,藝術管理中如何建造更多的文化遺產等等問題在藝術管理的研究和教學中是缺乏的和被忽略的。
丹·易尤根·讓提教授演講了“美與藝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維也納音樂與表演學院教授澤尼比拉斯闡釋了藝術文脈的理念;英國學者露易絲提出了“在文化建構中藝術創造性應當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許多學者也談及了藝術與城市建設,藝術實踐與藝術與服務社會的問題。
五
筆者在小組發言中主講了“中國京劇的興衰:審美視角的透視”。筆者首先聲明,自己既不是京劇演員,也不是戲曲研究者,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是世界三大藝術體系之一,是人類文化和藝術欣賞共同理解的語言。當然,筆者從小跟隨長輩觀看京劇,從中受到熏陶,有關人格中的“仁義禮智信”的價值基礎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被培養出來的。欣賞京劇是一種休閑生活方式,也是審美熏陶的過程。所以,希望利用這樣的機會向國際同行們展示這一美好的藝術形式。
筆者在文中講述了四個問題:一是,什么是中國京劇,介紹了它的藝術特點;二是,中國京劇發展的歷史,特別介紹了梅蘭芳和馬連良兩位藝術大師的藝術特色和對京劇所作出的貢獻。介紹了中國京劇與希臘悲劇、印度梵劇同為世界三大最古老劇種;中國京劇的藝術體系與俄羅斯斯坦尼拉夫斯基歌劇、德國布萊希特戲劇為世界三大藝術體系之一;第三點,反思了當前京劇自身衰退和京劇票房衰退的成因;第四點,介紹了中國政府對振興京劇所制定的發展戰略。
在提問時,其他學者關注京劇衰落的成因,對此,發表了一孔之見。我認為,京劇自身和京劇票房兩種衰退都由于社會處于轉型期,各種新的藝術形式層出不窮,無論是客觀上,還是主觀上,肯定對人的審美情趣發生影響,人們也有了多種選擇的機會,因此,對京劇和京劇票房產生不利影響。人的價值體系正在重構之中,而過去的幾十年由于過度的商業主義和物質主義的文化生態環境也消解了人們對傳統美學的價值理解,消解了人們對傳統藝術的熱情,特別是在中、青年人群中。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由傳統的農業社會,迅速進入工業社會,生活節奏的變化,以及人們對物欲的追逐,人的生活中嚴重缺乏閑情雅趣。而京劇自身的改革也正在嘗試與探索中。筆者作為一個戲迷,經常觀看京劇演唱,最深刻的體會是,許多劇目和演出陣容不如原來老一輩藝術家們那么震撼,這其中有多種原因。而新編寫或改編的歷史劇目在劇情、故事結構、布景設計、音樂唱腔、服裝道具等諸多方面不盡人意,很難帶給觀眾以美的意境和美的享受。這些內容引起了歐美學者的興趣。來自德國和美國的幾位學者都曾到訪過中國,并觀看了京劇演出,京劇樂隊中的“鑼鼓點”讓他們記憶深刻。但是,他們對京劇在世界上有如此高的藝術地位了解得并不多。
六
這次會議給我留下的印象是:
- 交流與對話的跨學科性,首先藝術學科內部的交叉,其次是不同學科視野中的藝術,展現了一個全面的、立體的當代藝術問題,即藝術不僅是藝術家的,也是社會的、家庭的、個體的。讓每一個公民融入藝術的世界成為會議的主旋律。
- 突出了藝術的實踐性,即藝術的生活化,藝術的社會實踐和生活實踐,培養日常生活中的審美與藝術創建。許多作者的論文論及了城市、社區與藝術的結合問題。
- 強調了藝術家的社會責任與社會擔當,藝術家應用美的作品打動人,感染人,應為時代留下具有傳承價值的作品,這方面的審美標準不能降低。一些學者指出,當今世界的一些藝術創作留下的僅僅是“創造快感”,沒有值得回味的東西,更難以作為文化遺產保留下來。
- 藝術、藝術創作、藝術家應意識到技術、網絡化等方面的崛起對藝術和審美的挑戰,特別是對藝術欣賞者審美情趣的改變。這里提出的問題是:什么是藝術的基本特征;美的標準究竟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人的主觀主導的產物等問題需要在理論上解釋清楚。
但留下的問題也是令人困惑的,比如當代社會,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科技創新正在統御這個世界,舉個例子,手機不斷地更新換代、電視新聞花樣翻新、衣著時尚瞬息萬變、各種類型汽車層出不窮,等等,它們都與藝術、藝術設計、藝術理念密不可分,按照這樣的邏輯,我們是否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傳統思想將在這里被終止?傳統技藝(工藝)是否可以被創新教育所代替?這些只不過是眾多問題中幾個罷了……
會后,前任主席澤尼比拉教授主動與筆者有一個深度的交流。他說,中國學者關注歐洲的學術,這讓他們很感動。事實上,歐洲學者對中國,以及中國的學術也充滿了好奇與興趣,在他培養和接觸的中國學生中,他感知到中國學生的勤奮與刻苦,也感知到中國學生無論是在音樂創作方面,還是基本理論方面都具有天分和智慧。他們也通過各種信息看到中國社會的快速變化,這為歐洲與中國的對話與相互了解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需要用實際行動填補這樣的空白。我說,情況的確如此。當今中國的學術開放包容、兼容并蓄。我們深知,中國與歐洲同是人類文化的兩大發源地,有著共同的價值追求。中國有多位學者參加了國際社會學協會,也有多次的學術交流,期待從中獲得多種養分。我本人參加了國際社會學協會休閑社會學研究委員會,曾經在中國組織過國際交流。休閑社會學具有特殊性,即它與社會,與每個人有密切的關系,同時,它與科學、哲學、藝術、宗教渾然一體,與生活方式互為依托。所以,我又選擇了歐洲藝術社會學、城市社會學研究委員會的學術活動,因為,在我看來這兩項與休閑的關系更為密切。當然,藝術社會學網絡工作委員會的學術宗旨尤為我欽佩,那就是注重學科的交叉性和跨學科性,對我們建構一個自由與審美同在的生活方式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當我們告別時,相互預祝明年再見,或在北京,或在歐洲。
整理于2014年9月11日羅馬尼亞康斯坦察的賓館
完稿于2014年9月26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