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城市:在夢幻與現實之間
——2015國際城市社會學學術會議側記
馬惠娣
(2015年9月11日)
“理想城市:在夢幻與現實之間”是國際城市社會學研究委員會召開的2015年學術研討會的主題。來自世界各國(主要是歐美)的學者400余人在意大利小城烏爾比諾大學花三天的時間(8月27-29日)在一起做了情緒飽滿、激辯熱烈的討論。這里更多的是對理想城市的反思、批判、覺悟,飽含學者們“文以載道”的情懷。
進入烏爾比諾大學會議廳的大門
正像大會主席所言,現代城市從19世紀的“花園城市”理念向如今的“智慧城市”的發展經歷了100多年。人們對城市的期待從來都是美好的。
現代城市起源于歐洲,從文藝復興起,人們把藝術、哲學、科學、宗教有機地融入城市,不僅滿足人的物質生活需要,也在更大的程度上滿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城市空間多元、充滿激情與活力,人們也在這個空間中獲得了成長的內動力,發展了自己多方面的興趣。伴隨文藝復興的崛起,一個新的城市空間逐漸形成,這就有延續至今的沙龍——她的原型是討論新鮮思想的地方,后來成為人們“準學術”、“準藝術”的休閑方式。17世紀始各類雜志、咖啡館和音樂室出現,而且在歐洲流行。19世紀城市街心公園、運動場、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與人的生活已息息相關。至今徜徉在歐美諸國,無論是大街還是小巷;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我們仍可看到這些元素都有機、有序地鑲嵌在城市生活中。
這些城市空間要素,在20世紀初已成為城市建設與規劃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成為體現一個城市是否宜居,且具有人文關懷的重要條件。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建造城市是為了使生活更好。顯然,城市外表的輝煌,并不是人們建城的目的。城市應當,且當讓人舒適,易于人類居住、生活、工作、交往、游憩,得到安全、便利、整潔、秩序的管理與服務,這是建城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則。所以,歐美的城市大多以小巧“花園城”而聞名于世,10萬人口便是大城市了。這也是現代的歐美人為自己生活的地方而感到優越與自豪的地方。
城市社會學研究委員會是國際社會學協會的學術機構之一,致力于探討城市與人的發展、與體面和尊嚴的市民生活、與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兒童的成長、與老年群體的安享晚年等方面的理論與現實問題。
2015年的大會主題:“理想城市:在夢幻與現實之間”,僅從題目看就可以看到它所具有的多重意味。
在大會開幕式上,會議東道主、國際城市社會學研究委員會(CR21)主席、各贊助商依次表達了對各位代表光臨的歡迎。每一位致辭結束都得到了大家慷慨而熱烈的掌聲,而且長時間的掌聲。這種不吝嗇是歐洲學術會議的傳統,表達一種儀式、禮儀和尊重。
大衛.戴維教授作大會主題演講
開幕式后,第一個做大會主題報告的是來自紐約城市大學的大衛·哈維教授,他以批判與反思的視角對當代城市化做了無情的抨擊。他的講演的題目是:“令人失望的城市化”。他說,政府管理者以為,城市就是“資本的舞臺”,就可以任性地放大資本的作用和力量。事實上,早在170年前,馬克思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就專門指出了“資本的局限性”。他以中國的城市化為例,認為北京、上海的城市化進入了誤區,進入了瘋狂的發展時代,而且帶來難以愈合的城市創傷。城市在匯聚資本的時候,卻少有使資本的力量中推動平等、和諧、民主等方面發揮作用,而是制造了新的不平等、不和諧、不民主,以及新的貧困、恩怨,以及居者復雜的情感感受。在中國的許多城市中,過多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娛樂中心,不僅逼仄了城市空間,造成城市的擁擠和無序,而且讓人感到很強的壓抑感。城市越來越沒有人文關懷,越來越不適合人的生活、工作與居住。
不能不說資本是一個好東西,尤其城市的發展與建設離不開資本——人類勞動價值的標志物。但是,當代人對馬克思資本思想的誤讀與誤解正使資本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遠離了人們當初建城的初衷。他同時指出了美國以及正在實施城市化的國家中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他認為,人類正以城市化的名譽進行一場“新的革命”,挑戰傳統城市的理念和建城的目的,這是非常嚴峻的問題。他也指出,在這個嚴峻挑戰面前,學術是被忽略的,是乏力的。
他的演講得到了與會者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提問階段同樣十分精彩,大家踴躍發言。在歐洲開會,提問階段也很精彩,各種問題都會被提出來。最先獲得提問的幾位學者關注了城市化與環境關系、與社會正義、與社會沖突等問題。我得到了最后的發言機會,向哈維教授提出了兩個問題。我說,“哈維教教,您一定知道馬克思主義是中國政府治理國家和發展國家主要的理論基礎。按照你對資本的解讀,您認為中國正在進行的城市化是否違背了馬克思的資本理論?第二個問題,您認為如何能阻止瘋狂的城市化步伐?”他回答了我的問題,認為中國對資本的理解和運用不符合馬克思對資本論述的本意,至少是片面的,或是功利主義的。對于第二個問題,他沒有具體的建議和錦囊妙計,只是說中國的國情太復雜。
我為啥在400-500雙眼睛的注目下執著地舉手要提問?而是我此行帶了一本Karl Marx with a new foreword by Erich Fromm 在旅行中閱讀的書,恰好讀完了書中Alienation Labour & The Relationship of Private Property & Money 三章,好多問題正在我頭腦中盤旋與思索。哈維教授的發言引起了我強烈的思想共鳴,我是多么地希望與他做進一步的溝通與探討。
他明白了我的意圖,在第二天的茶歇時間,他與我聊了20分鐘。他看到了我正在閱讀的書,看到了上面的勾勾畫畫,知道我是認真的、細致的,并且是思索了的,對馬克思是報以尊敬的。
他告訴我,他的學科背景是人類學和人文地理,但是從很早就開始閱讀馬克思的文獻,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人文地理和城市規劃的課程中開始講授馬克思主義的相關思想,先后出版了多部著作,且在這一領域影響了很多人。1973年曾出版《城市的社會正義》,1982年出版了《資本的局限》、《資本的空間》(2001)等等。他的興趣是從人文地理和社會理論的視角研究城市經濟政策;在城市結構系統和城市規劃中引入馬克思主義;關注環境哲學;關注社會公正和烏托邦思想。現在,他的學生仍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文獻。
他說這話時,不禁讓我想起了弗洛姆1964年為《馬克思早期作品》一書的序言:“a new wave of interest and research in Marxist theory is sweeping Europe and America. Marx has truly been rediscovered, and one does not go too far in saying that we are witnessing the beginning of a renaissance of Marxist thought.” 想必大衛·哈維教授受弗洛姆思想影響?未及問詢。因為,找他的人很多,大家幾乎在排隊。我也想到了今年夏季在美國訪問我的老友米勒教授(紐約州立大學哲學系教授)她向我贈送了一大批馬克思的書,而哈維教授的演講將馬克思學說中的資本思想引入城市規劃,則完全扭轉了我過去不正確的認識,以為西方人不重視馬克思主義研究,這大錯特錯。事實上,西方人的研究更完整和更系統,更接近馬克思主義中的人本主義思想,尤其高度重視馬克思早期作品中關于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問題的論述。甚至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歐美興起了新一輪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浪潮。而馬克思主義的人文思想在中國過去一百多年的引介與研究中幾乎是空白。
我告訴他,我理解馬克思對金錢和資本的價值是肯定的,它同體現人與勞動價值是一致的。金錢資本可以轉化成文化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但是,金錢和資本會給人帶來很大的誘惑,使人能陷入物質主義的陷阱,使人帶上新的枷鎖,失去對精神自由的追求。人需要避免這些。他不斷地點頭,贊同我的理解。我又問了兩個問題:“一是馬克思主義的課在美國如何教、教什么?二是學生們如何接受和評價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他說,“你可以看我的網站,在其中可以找到答案”。因為安排在中午的大會主題演講馬上開始,我們便向會場走去,邊走邊聊——國際社會學協會安排他12月訪問南京和北京,他告訴我。我說,如果那時我在北京一定為他安排一個講座。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請,并會將具體行程發給我。我贈送了一本書名《記憶中的老北京胡同》中英文對照版,在扉頁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Old Beijing town keep in pictures only, but now have gone. Yes, The urbanization of our discontents.
我佩服大衛教授將馬克思主義的資本理論引入城市化這個主題,而且這個角度的反思與研究至少在中國還少有人問津。
另外四位大會主講人分別來自維也納大學的艾斯·克格拉教授主講的主題是:“移民的夢幻與現實:移位、剝奪與城市設計”;圣保羅大學拉奎爾?羅爾尼克教授主講的主題是:“從理想城市到城市戰火:全球金融對住房和城市土地的殖民統治”;哈佛設計學院蘇珊?菲尼斯汀和彼得?馬爾奎斯主講的主題是:“這是理想的城市嗎?”分別從不同角度反思了當代城市化存在的各種誤解和對人性和生活,以及對公平、正義、和平等方面的新的不公。
三天會議,共有四場Plenary Lecturer,遺憾的是,都沒有文字打出來。就我的英語水平還不足以理解很多。從內容上講哈維教授的演講有激情、生動,視角新穎,反思更深刻,指出問題更一針見血。其他幾位也都是“名門”什么哈佛,法國、奧地利、德國著名的城市規劃理論家等,但我聽明白的很少。不過,他們都對當今世界的城市化問題表示了憂慮。指出了新加坡、伊斯坦布爾、巴西等許多城市都有瘋狂造城之勢。
烏爾比諾大學的會議廳環形180度的會場分四個區域,幾乎坐滿了與會代表,我目測約有400-500余人。坐在那里,心里很感慨歐洲人對學術的熱情和對學術的尊重。當然,這是歐洲學術的特色,也是歐洲人休假和度假的一個特色。
好多代表還攜帶家眷,與之分享會議報告和討論。會場最小的“與會者”大概是大會開幕式上進行一半時那個大聲啼哭的幼兒,那個時刻她的耐性恐怕已到極限。后來,我見到了這個小家伙,知道她只有兩歲。我了解到她的父母是西班牙人正在烏爾比諾大學執教。我打趣地對她的父母說,你們正在培養未來的學者。他們的父母笑了起來。還有一個小姑娘大約10余歲,坐在爸爸身邊認真地聽、認真地記。當然,也有夫妻、伴侶、朋友共同分享會議的。看來,歐洲人度假承襲“準學術、與準藝術”的文化傳統就是這樣輩輩相傳下來的。
烏爾比諾會議年齡最小的“學者”
會議分四大類,32個分組討論。大概有四分之一參會者進行了小組發言交流。我分別選了幾個單元的小組發言與討論:比如:把社會融入城市創新;城市是要更多還是更恰當?理想城市的公共空間,土地政策:城市規劃與沖突;城市的不拘禮節與社會日常生活的管理;烏托邦正在發生什么——重游新郊區社區;休閑和消費景區的變化;日常生活和多元空間;21世紀城市房屋危機和它的困境;城市管理和房屋政策;健康和愿景之間連接的城市系統;多樣性的挑戰:多樣性可以為理想城市做出貢獻嗎?等等。
會上,還聽了幾位中國年輕學者的發言,他們分別關注到“中國發展高鐵帶來的城市社會沖突問題”,“中國城市排水系統的防治問題”,“城市危機管理的危機問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產品輸出的問題”。他們分別來自在美國、比利時、香港、英國留學的博士生。他們都是在導師的鼓勵下申報了國際城市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每年一期的“夏季暑期班”,并同時參加這次會議。
大會閉幕式上,人們向所有參與大會服務的志愿者們表達了衷心的謝意,并報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令人稱道的還有百分之九十的參會者都出席了閉幕式。中國人講“善始善終”,深刻的含義是認真執著且有道規矩。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我都發自內心地感嘆:這是歐洲文化的力量,歐洲學術的傳統。如果做學術沒有認真執著和規矩精神,那么,學術何以堪?何以堪學術?
我還感嘆,在歐洲開會的大、小會場上從未聽見手機聲,不要說此起彼伏,連偶爾也沒有。
大會結束時,組委會提議離會的代表最好“搭順風車”到火車站、機場,或者一切可以提供中轉的地方,一來節約能源,二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三來與己方便與人方便是美德。這時,你在會議廳的信息板上可以看見貼滿了各個線路的行車信息的小紙帖。我離開烏爾比諾時便是搭了米蘭大學索菲亞的車,同乘的還有德國的兩位學者。
烏爾比諾(Urbino)位于意大利中東部,距離薩佩羅(亞德里亞海邊城市)半個小時車程。坐大巴車只需要3.2歐元。這是由古城墻圍繞的一座山城,至今仍保留著15世紀的建筑物,以及古樸自然的中世紀老城與市井生活,該城早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烏爾比諾大學成立于1506年,是一所有五個多世紀悠久歷史的公立大學,也是是歐盟蘇格拉底-伊拉斯謨交換生計劃的成員之一。大學沒有大樓,沒有校園,也沒有大門(中國大學校門的那種大門),坐落在這個城市的高處。據說會議廳建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與烏爾比諾古城完全融為一體,進入大廳是一個小門,里面卻盤旋著六層教學課堂(利用了一個山體)。不僅是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和巧奪天工,也是設計者的職業良心與對城市傳統的敬畏。與會者無不驚異與贊嘆。
也許,烏爾比諾、烏爾比諾大學,就是城市發展中把古老與現代、傳統與創新有機融合的最佳典范。
……
會議結束后,大會討論的余音仍縈繞在我頭腦中:中國的城市化為什么沒有很好地汲取西方國家所走彎路的教訓,依然付出高昂,或者說慘痛的代價。病因在哪?我們沒有經驗積累?可是西方城市化已經積累了經驗和教訓,為什么不去認真地學,這會讓人瞧不起我們?我們的老祖宗3000年前就有完備的城市立法,為什么把它拋棄得如此徹底?我們是否太想趕超西方,可是高樓萬丈必起于壘土,1958年“大躍進”讓中國吃盡了苦頭,欲速不達的道理我們懂哇!揠苗助長——僅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而不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必是苦心極力,卒無所得也!難道是漫長的貧窮和計劃經濟完全打亂了人的思維方式?的確,我們國家也就是從二十年前開始逐漸地擺脫計劃經濟和貧窮生活,文化傳統尚未撿拾起來,人們長期匱乏審美情趣、價值判斷、國民素養、以及在此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政府管理者、設計者、規劃者哪有能力把城市與人、生活、生活方式、生活態度連接在一起,至今我們沒有城市哲學,沒有城市精神,沒有城市美學。人們也習慣于消費同質化、器物化的低端產品,人們也習慣于對學術思想和不同意見的不屑。一個沒有以理論思維為指導的民族,必定陷入淺薄、浮躁、市儈與功利的陷阱。
如今,所有的東西都進入了快速更迭的時代,快了容易跌跟頭。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停下腳步,或者放慢腳步思索一下我們為什么要城市化?城市應當向什么方向發展?城市與人的發展、與生活方式如何互通?難道城市可以不斷更迭嗎?城市社會系統是否可采用胡適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造城這件事是千秋大業,不能任意誰來都可以設計城市、管理城市。
一路上,我就這么無邏輯地自己問自己。因為,我是獨行俠。
我向大會提交到論文是:“農民工休閑生活中八個零折射了中國城市化的缺陷”,僅附英文摘要。
“Find out the Defection in China’s Urbanization through the Eight ‘Zeros’ in Leisure Life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Ma Huidi
Abstract
With the ongoing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popul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been expanding all the way up to around 2.6 billion, including a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y became the main force behind “Made in China”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ustrial workers.
However there are eight “zeros” in their leisure life, as the data is shown by result of a survey
Conducted by the author. The eight “zeros” are their free time is almost “zeros” in everyday life,cultural spirit pastime is almost “zero”,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leisure is almost “zero”,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is almost “zero”, integration into the urban culture is almost “zero”, awareness of “rest” is a “zero”, with the children playing time is almost “zero”, by the path to express their “demands” is almost “zero”. What causes the occurrence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ocial conditions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underlying causes from urban management, public services, recreation space layout, system design and other fields. The survey adopts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in depth interview to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and data. Then through the philosophical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analysis and the paper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in the desig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here is a lack of the urban planning of migrant workers living space, a lack of the system design for their public servi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 lack of the system design on public service and social security for their, a lack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creation space to improve their dignity of life in cities, and so on. As a result, those have led to most kinds of conflicts and inequality. Thus, the goals and overall layou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strategy should be adjusted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