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后移民社會的職業融合
——2017“德國國際暑期學校”散記
馬惠娣
(2017年7月8日)
一、引言
人類社會的移民現象由來已久,但是,“移民社會”的概念恐怕不過是近幾十年科技騰飛、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加速帶來的新的社會事物。而“后移民社會”可能專屬某些國家,比如德國。這個概念,也正是由他們提出。
歷史上,德國主要為日耳曼民族。納粹時期,希特勒認為日耳曼人是最高等的人種,“如果發生種族混合,那意味著人類文化的毀滅”。那時,德國民族的單一性不言而喻。
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后分為東、西兩德,即:東德和西德。不過憑借德國人強大的文化傳統優勢,經濟實力迅速崛起,移民社會逐漸形成。據德國相關學者研究認為,現代德國的移民社會經歷了三波(third wave),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第一波移民潮,是伴隨著德國科技與經濟突飛猛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第二波移民潮背景是東德與西德的統一,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致使大批難民涌入;近年來形成的第三波移民潮其原因是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戰爭造成大量難民,以及中東、北非難民或移民的大量涌入。
如今,德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大移民國家,移民人口占到全國總人口的9%。移民社會的到來也讓德國成為了一個多民族并存的國家。
2015年6月20日,德國總統高克在紀念第一個“德國難民紀念日”上講話指出:二戰后一個“貧窮而破敗”的德國,都成功地讓百萬難民融入到德國社會,“一個經濟良好、政治穩定的德國,有什么理由不在當今(難民問題)挑戰中看到未來的機會呢?”“德國必須為難民做更多事”。
仁慈的總理默克爾稱,那些得到庇護的難民理應感覺像在家一樣。“我們必須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教訓……而且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融入問題。”
而早在1987年,德國聯邦總理科爾在總結德國經濟發達的原因時,強調指出,“德國人的文化素質”和“發達的職業教育”是經濟復興的兩條重要原因。
正是在這個社會背景下,面對“后移民潮”時代的到來,“文化素質”和“職業培訓”作為傳統優勢,再次被德國政府所關注。
由德國政府資助,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主辦的“后移民社會職業融合”國際暑期學校(第一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二、驚喜:成為“國際暑期學校”學員
“國際暑期學校”的信息是3月20日由國際社會學協會的海蒂女士發過來的,標明主題:“后移民社會的職業融合”(Vocational Integration in Post-Migrant Society)注明申請資格需具備博士或博士后學銜的研究者The group of participants will consist of researchers (on a doc and post-doc level) based in a variety of fields and from various different countries……我當時正在幫朋友策劃“職業培訓”的計劃書,看到此信息,讓我眼前一亮,不正可以借此機會向德國人學習嗎!可是一看申請條件,我便像泄了氣的皮球。我隨手寫了一郵件:“抱怨自己既沒有博士學位,也不在博士崗位上工作。不過我關注中國移民問題已有十年,并發表過幾篇文章和做了多個社會調查,并且在新近出版的英文書中有一章中的三節內容再次論及了移民的勞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錯過這樣的機會深表遺憾……”不想,評委會很快有了反饋,“你可以一試。”并說明,完全是在同等條件下的評審,按要求提供“曾經做的工作、正在做的工作、未來在此領域的規劃”等等材料。
我大概用了三天時間,完成了各種表格的填寫,并附上了所有“成果”(英文版)。同時說明,“可以作為旁聽生,也不用暑期學校資助”等內容給對方發了過去。
5月9日我收到了評委會的的郵件(如下片段):
“Dear Ms. Huidi:Congratulations!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 have been accepted as participa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Vocational Integration in Post-Migrant Society” in Dresden, Germany, from July 3-7, 2017.
We evaluated the submissions according to overall excellence in academic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thematic fit between the applicant’s work and the overall topic of "vocational integration in post-migrant society". We decided that your work and field of interest fits well to the purpose of our Summer School.
Please note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garding further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Please read the following completely and carefully so that you won’t miss any important information:…..”同時告知:學校擔負在學習期間的食宿費用,報銷不超過600歐元的交通費。
錄取為正式學員并獲得資助,這讓我十分驚喜——德國國際暑期學校未對年長學者加以拒絕,嚴謹如儀的德國人不想放過任何一個“閃光點”。我也十分珍惜已年過花甲、直奔古稀之齡的學習機會。
接下來,需要做各種準備工作,其中一項是按照統一模式做一個“海報”,除了做自我介紹外,還回答學習的動機和希望獲得什么等問題。
我做了如下回答:我想知道:如何界定移民?什么是移民社會?后移民社會的特點是什么?后移民社會將對文化人類學產生哪些挑戰?移民社區文化如何創造?移民職業融合的途徑、語言、課本、老師、資金如何解決?作為一個移民社會,中國和德國之間的區別等等問題。
為了便于交流,我也準備了“中國移民社會概覽”的PPT,介紹了我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案例樣本及數據、發現的問題與結論,也說明了中國移民社會對象研究的特殊性。臨行前向我的同事劉軍寧教授、中山大學王寧教授請教了相關問題,得到了他們的指點。也介紹了移民現象正引起中國學界的關注,在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河海大學等還設有移民問題研究機構;2017年6月17-18日中國社會學會移民社會學研究委員會正式成立,并召開了首屆學術研討會。還查閱了相關資料,內容還挺豐富。
三、國際暑期學校開學了
暑期學校于2017年7月3日上午九點半在德累斯頓市“德意志衛生博物館”正式開學。
1、開幕式:德累斯頓工業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方克教授和副院長薩若兩位教授代表致辭。科羅琳娜博士介紹了整個暑期學校的日程和活動安排。開幕式熱誠、輕松、溫暖、簡潔、樸素。方克教授最后留下的一句話印象深刻:Be productive; but don’t forget to have fun.(富有成效,別忘了有趣和開心!)
薩若教授在致辭中特別介紹了暑期學校的背景。她說:“德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最大的工作和最大的壓力是促進不同背景的人、族群、性別、宗教信仰、年齡等等方面的融合。所以,此次的暑期學校聚焦于“后移民社會”的問題。比如各種沖突、身份認同正挑戰著我們,因此,全社會面臨著移民政策的變革問題。暑期學校安排了九個公共演講、五個專題討論、四個項目設計作業課。介紹和討論勞動力市場、勞動力的技能培訓,以及人口過度的現狀。融合職業培訓有可能對未來產生潛在的影響,有效地培訓可以有效地發展勞動力市場,以適應族群、年齡多樣性時代的到來。”
開幕式院長致辭
國際暑期學校共錄取20位正式學員,分別來自中國、越南、巴西、俄羅斯、伊朗、烏干達、科索沃、岡比亞、哈薩克斯坦、英國、南非、坦桑尼亞、約旦、瑞士、奧地利、美國等十八個國家。大約10余名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人文學院的青年教師和在讀博士一同參與并分享暑期學校。
20位學員都在貼有自己的“海報板”前做了自我介紹。一些學員曾在或正在德國留學;所有的學員都有“移民社會”的研究背景、參與過移民群體的自愿組織服務與志愿者活動;學科背景主要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年輕博士們有著極好的語言交流能力,并且是德語和英語雙料。
從所有學員的膚色、年齡、性別等方面看,體現了國際暑期學校:尊重、多元、平等、互敬、包容的宗旨。
介紹學員的海報版
2、學習共安排了八個公共演講、五個專題討論、四個項目設計作業課,顯然都經過組織者精心安排——知識結構的整體性、系統性、層次性、通用性、前瞻性,以及理論與實踐方法都做了充分的考慮。尤其注重學員們參與性與老師的互動性。每一場演講和講座都留下三分之一的時間供學員提問、質疑、討論。所有學員都受益匪淺。
上課的鈴聲,各種傳統家什在許多領域被保留。
1)、九個公共演講
第一場由桑德拉•寶林格爾教授主講,題目:“后移民社會語境下的職業教育和勞動力市場融合”。她指出: 2015年,大約有一百萬多名尋求庇護者進入歐盟,其中大多數為35歲以下的男性。雖然移民的范圍和地域有所不同,但移民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許多歐洲會員國正在修改公共結構、機構和政治文化,以應付移民現實。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勞動力市場參與和教育制度是成功融入東道國社會的關鍵,但對那些將被給予難民或類似地位的移民,對于他們的實際勞動能力和技能卻知之甚少。在此背景下,寶林格爾教授的演講著重三個目標:第一, 2014年后移民、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狀況概述,包括介紹對他們的技能和資格水平進行審查的現有數據。其次,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關鍵環節。第三,從勞工職業教育和培訓中獲得的政策和措施的最佳做法和經驗教訓的總結。通過這些內容了解了現代德國移民社會形成的簡史;目前移民的現狀;勞動力市場的現狀;移民的工作在哪里;社會支持條件系統;平等與培訓問題等等。
在討論環節,我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勞動力市場如何解決就業歧視問題?二是德國作為一個移民社會形成較早的國家,如何改善移民階層的固化問題?
第二場報告由奧地利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米查•弗洛鮑徹博士主講,題目:“語言學視角的勞工教育與融合”。弗洛鮑徹博士首先提出“語言是整合的關鍵”這句話,認為它在置換到歐洲各種背景下,從教育計劃或移民政策的專業操作上無不離開語言的重要意義。她引用福柯的話:一定的語言習得(即占主導地位的當地語言)導致的“一體化”。換句話說,從目前的狀況看。無論是政治左派還是右派,似乎對取得當地語言必要性達成了一致意見。因而,“語言”和“一體化”成為融合的基礎,這是一個微妙的變化。因此,她試圖將話語從批評語言學的角度,借鑒瑞士公共就業服務和鑒別資源分布的研究數據,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討論這一話題,認為語言的焦點應該被理解為嵌入在更大的社會體系中,這樣就提出了不平等和差異等問題。她從人種學設問大家,“我們觀察到了什么?它們告訴了我們什么。不過,現實的情況是,個人發展戰略往往把語言放在重要位置。的確,有語言能力的人就能找到工作,就可以考慮個人價值和競爭能力。經濟利益比社會關懷更重要。她做了這樣的質疑結論。
我提出三個問題:一、強調語言的統一性是否有悖于聯合國關于保護語言多樣性的原則?二、如果拒絕學習語言而找不到工作是否也意味著一種歧視?三、可否舉一個案例——為了保護自己民族的語言而不選擇學習其他語言的人?米查是韓國人與瑞士人的混血,面孔更像亞洲人,我便與她有心理上的近距離。私下里,我建議歐洲的語言一體化培訓可改為“職業語言培訓”。
提問、答疑、討論
第三個演講者是克里斯蒂娜•艾芙琳教授,主題:“職業整合與不同職業相關語域的控制:語言的得體性、效率與社會整合”。她認為,與不同職業相關語域的學習,其關鍵在于得體性、效率與社會整合。那么,語言、職業參與應當是兩者兼而有之。如果兩者兼備:語言和職業學習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走向社會整合的關系是什么?學習語言的意義在哪?她指出:教育/復合型語言、專業語言和特殊用途語言將被突出。長期以來,語言學家高估了語言對職業行動的特殊目的的作用,但現在強調職業語言的作用是一種現實。那么,如何和何時可以進行相關職業語言的學習。在這里,特別是教學模式的概念(內容和語文綜合性學習)和它的變化還有待討論,即:語言學習觀念、整合語言和技術/職業學習。
我在討論中說,語言是人的存在的家,人先天地被語言所貫穿、所引導,形成了思維和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我的英語不好,就是因為中文與英文不僅是不同的兩個發音語系,而且也控制著我的思維方式,并且我沒有系統的語言訓練,表達起來就不流暢、不完整,缺少了辯論的能力。不過現代技術有可能幫助人類改善這一交流困境。學習語言的意義也許需要被重新評估。
第四個演講者安東尼婭•庫普弗教授,主題:“轉型期的社會制度與勞動力市場結構”。她提供了一個分析勞動力市場的方法,考慮到了權利關系和社會不平等。基于這一視角,分析了勞動力市場的分割狀況,如初級勞動力市場主要是多數人和普遍的,全職的家庭維持收入與次要勞動力市場主要是臨時、兼職、低工資的工作;二元分割,往往伴隨有性別隔離的勞動力市場和區分工人和移民背景。對于職業一體化而言,其他社會機構,如(職業)學校和教育、工會和雇主協會就很重要。當前的社會變化,如在教育和有報酬工作中的第三產業化,新自由主義政策正在探討支持低工資的部門,以及生產和服務的全球化和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市場結構的影響。這個講座通過比較的方法描述了德國勞動力市場的特殊性,因此,對了解德國移民社會的具體障礙和機會也將變得清晰起來。
第五個演講者是托拜厄斯博士,主題:“技術4.0究竟會加速一體化,還是阻礙一體化”。他以大量新鮮的數據展示了世界500強大公司的發展歷程,看到了人類技術的突飛猛進,技術4.0正改變人的生活、工作與社會。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職業培訓將面對許多新課題、新任務,那么,勞動力市場比然面對更多的用人挑戰,但是也為創新能力強的人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其中一組數據引起了我的興趣,從整個制造業的發展看,過去德國學徒占整個百分比的60%。這大概是德國為什么如此注重職業融合、職業培訓的社會基礎。
技術4.0講座
在討論的環節,我提出了三個問題:一是發展技術是為了勞動效率越來越高,還是讓人越來越忙?二是技術創新究竟會讓人的生活越來越容易,還是越來越不易?三是,技術創新的目的真的是讓人在成長中能自由全面地發展嗎?他似乎沒有聽明白我的問題,我又重新組織了句子試圖讓他聽明白,甚至有其他學員用標準的英語重復我的問題。他還是懵懂。我說,索性你看我寫在筆記本上的英文。他拿過我的課堂筆記本,然后回答我的問題。他說,我是技術總監,你的問題我沒有考慮過。我說,沒有關系,因為我們的專業和知識背景不同。你所講的我也回答不上來。這就是人文文化和技術文化之間的鴻溝。
第六個演講者,海克•格瑞思科教授,主題:“融合跨州工作和照料管理意味著什么?”他認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里,關于移民研究領域往往是從“民族主義方法論”到“跨國的方法論”。如果換個角度使用這些方法和概念研究社會概念,那么,作為一種社會結構,可以為限制流動體在政府監管和組織日常的跨境流動行為中保持必要的張力定義,也包括跨國流動。整合的含義取決于所采取的觀點。通過案例的數據,可以看到這個證據的蛻變,如果把移民和文化空間隔離在“平行社會”在東道國境內。但是,當處于一種跨州流動和照料安排的交叉點上,并生活在母國和東道國的網絡內,那么所表現出了的證據就是整合。基于正在進行的媒體化調查,部分移民家庭從親子關系的數據中顯示,并特別關注到了通信技術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他強調了“跨州工作”和“照顧安排”對融合所產生的作用。
第七個演講,亞力山大•凱姆尼茨教授,主題:“移民融合的經濟效應:理論、實證與政策實踐”。本講座總結了一些關于移民勞動力市場績效和對東道國經濟的后果的開創性的調查結果。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關注移民的人力資本(從廣義上解釋)及其與東道國人口數量的相宜性。基于這些見解,為政府制定移民融合政策和策略提供建議。
第八個演講者,如特•葉曼妮博士。主題:“德國勞動力市場的種族歧視”。她介紹了德國勞動力市場種族歧視的理論背景、課題設計和實地分析。印證了此前勞動力市場對少數民族歧視的調查結論。但是,他們只提供了有限的觀點和對背后機制的洞察,并沒有說明對不同的種族和宗教群體的歧視率變化的原因。早期的研究表明種族和宗教是重要的,但由于這些研究只有一個維度的設計,即移民對經濟的貢獻率,而忽略了其他。因而,在引起歧視的過程中,使用交叉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數。在一個多維的設計中,嵌入不同的民族和宗教組,這項研究的統計結果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分辨出歧視所在之處,分析圖表也顯示出宗教信仰、文化距離、語言距離、生產力相關的融合群體教育特征,以及集團規模的相對重要性。她說,他們發現了有力的證據,就業申請者往往不是因為技能或推薦信而遭拒絕,而是因為他們的宗教背景,比如穆斯林背景。
她在講演中對德國勞動力市場歧視問題的批判,引起了來自不發達國家學員的熱議。認為,德國在對待移民問題上已經做得十分好了,如果仔細研究不發達國家的移民問題,存在是歧視問題要比德國嚴重得多。德國是一個反思和自省的民族,尤其拿起“解剖刀”“解剖”自己的勇氣在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無論是面對歷史還是現實問題。
2)、專題講座
第一場專題講座是羅爾夫•科博教授,主題:“跨文化團隊的領導力”。科博教授開講的方式很有趣,首先他與一位志愿者表現了一段“情景劇”,只有肢體語言,而不開口。“情景劇”大約十分鐘,之后科博教授請每位學員談觀后對該“劇情”的理解。人說“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會有一千種理解”,這話運用到這里也十分貼切。有人說那個女人是在乞討,是呼喚女權主義;那個男人是個君主,是個暴君,是歧視;宗教儀式……大家理解的五花八門。
接著,科博教授引申出“跨文化團隊領導力”的問題來。他說,跨文化是時代特征,領導與領導力面臨一個更大的挑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訴求,所以一個領導者必須有全面理解與關照的能力,重要的一點體現在文化包容上,這樣才能使一個團隊形成合力。因此,如何了解在同一個團隊中,每一個個體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并且理解、包容,依此關心每個人。當然,我們也必須有各種假設和經驗積累。在這方面,德累斯頓的職業教育學院有著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驗。
這個專題講座,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意識到了領導和領導力的至關作用。我在與科博教授討論時說,西方十分注重“官員職業培訓”,將其生活的、政治的法律的和經濟的各項條件都托付給受過專門訓練的領導人,馬克斯•韋伯對此有過專門的論述。不過,在中國這方面似乎還做得不夠好,可否到中國去講學?他笑了。接著說,可以申請一個項目,推進這件事。
第二個專題講座,弗朗西斯卡•昆茨博士主講了“專題討論的方法問題”。他說,暑期學校將安排五場“項目設計討論課”,這些方法都是值得考慮的。“項目設計討論課” 的目的是讓暑期學校的參與者有機會提出自己的研究項目和想法,并談論(預料)將遇到的挑戰和不確定性,發現潛在的或已經存在的問題,以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專題講座,邁克爾•韋伯博士主講了“衡量對移民和融合影響的綜合指標”。他在介紹這些測量指標時說,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最熟悉、最常用的方法來實證測量特定事件的因果效應,或政策干預的措施。比如,在醫學研究中,這種因果效應將通過受控的實驗室實驗來確定。而在社會科學中,研究人員常常不得不依賴非實驗性的數據,這些數據需要特定的方法來區分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和實際的因果效應。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取決于所面對的問題、體制背景和可用數據。
第四個專題講座者:納•克勞斯博士,主題:“勞動力市場的融合問題”。他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德國勞動力市場雇傭關系面對的障礙和機遇問題。他認為:在這些障礙中,應借助經驗數據,探討各種形式的歧視——從結構主義到種族主義歧視;而在機會中,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特殊人才中被技術領域所發現。當然,移民政策分析也很重要,因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支持或收縮的勞動力市場的一體化。
3、五場“項目設計課”
這五場“項目設計課”要求所有參與者按照“專題講座”提供的研究方法而進行。有兩場是“一對一”地討論,而且要求更換三組,即與三個不同的人輪換進行討論。主要是發現問題、找到創新研究領域,提出項目設計提案,同時也訓練思維速度,并建立良好的運作伙伴關系。每次都有時間規定。有點像“頭腦風暴”。
另外兩場“項目設計課”要求每個小組形成初步“設計方案”,包括研究方法、路徑、解決問題的重點、經費來源、方案制定者的團隊(姓名、知識背景、技能、經驗等等),并用專業模板制作出來。
最后一步,是完成項目“設計提案”概念描述,研究路線圖,征文信息,截止日期,項目建議,預期的成果等等。每個組需要用PPT完成,并由小組代表匯報“項目設計概要”,要求主題鮮明、方法運用得當、理論框架結構合理、問題清晰、挑戰明確、材料充分、生動形象。
同學們在做項目設計討論
四個組都派了代表介紹自己小組的“設計方案”,最終大家聚焦在四個選題上:“專業認知過程中的知識和權力”、“通過跨文化訓練設計在勞動力市場建立平等的機會”、“工業4.0 與勞動力市場融合”和“如何提升教師素養”。大家的討論都很認真,尤其那些英語水高的年輕學者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聽、說、讀、寫樣樣精通,每個小組都得益于他們,PPT也即時同步完成。不過所有學員的參與熱情十分高漲,各抒己見,當然,最終需要形成統一的“綱領”。需要說明的是,五場“設計方案”課都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我在觀察中發現,大多學員都熟悉這套思維訓練。而我此前卻從未見識過。后來了解到,在西方,包括曾經被西方殖民過的國家,在教育體系中都有這樣的訓練,而且從小學教育開始。同組的俄羅斯學員給我展示了一份2016年俄羅斯師范學院用過的一個培訓教材,就有類似的訓練內容。
課業結束后,我與設計這次“課業模板”的弗朗西斯卡•昆茨博士做了一點交流。我說你的設計不僅有趣,而且知識含量高、啟迪性強、促進發散性思維、也教人學會團隊合作,非常好!不過,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訓練對我來說很新鮮,我從中學習很多。他說,你已經完成了那么多的項目設計,這個訓練對你來說并不重要,但是對青年學者則不同。這個話倒也不錯,不過德國人如此嚴謹的學術訓練和教育質量不得不令人嘖嘖稱贊。
獲得了“畢業證書”
四、我的感言
最后一天,學員們都填答了一份問卷,我寫下下面的感言:
“所有參與這次暑期學校的校方人員在籌備和舉辦過程中,都表現了極好的專業與職業素養和工作效率,體驗到了德國人的熱誠、純樸、勤奮嚴謹和平易近人。讓我感受到了德國民族和文化的強大力量。
中國和德國是當今世界上兩個移民最多的國家,盡管在某些形態上有所不同,但是,面對的各種挑戰具有共同性。我聽完Prof.Antonia Kupter and Prof. Sandra Bohlinger等人的演講后,對德國的后移民社會有了了解,也感受到了多位學者不僅有學術情懷,而且也有深刻的人文關切。這令我感動。移民正成為一個全球現象,也直接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德國和中國正在成為經濟與文化發展的戰略伙伴,不僅需要經濟上的互利共贏,同樣需要在文化、安全,以及對世界發展前景認知等方面取得共識。因此,我強烈建議設立一個新課題:德國與中國移民社會共同關切的問題,詳細的建議書我將很快提交。
我知道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的許多學科在國際上有重要的貢獻和影響,希望人文社會科學也具有同樣的優勢。與中國合作其意義重大,也許不僅是兩個學校或機構的合作,更是兩種文化的借鑒與學習,為在不確定時代尋找新的精神力量做開拓性的研究工作將是一個新的學術貢獻。
德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誕生了眾多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在近幾百年中提供了多種思想方法——哲學的、社會學的、文化學的、方法論的,影響了全世界。未來的人類社會面對的問題,都要通過多學科的交集研究。所以,未來的暑期學校可考慮安排人文學者的講座,同時增加比較研究。
感謝暑期學校的組織者精心安排了多個視角的演講,所有演講者也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提供了新鮮的思想觀點和統計數據,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為我們打開了眼界。也看到了整個團隊的研究實力,以及團隊人才的多樣性。”
這些話都是我內心的真實表達,沒有客套話。
學習期間,校方還專門介紹了未來在多個學科領域的合作項目,既有中、短期,也有長期,資助力度也不盡相同。
介紹未來的項目
五、“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和“德意志衛生博物館”
過去沒有太關注這所學校,來到這才知道,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在歐洲名氣很大——德國十一所“精英大學”之一,德國九所卓越理工大學聯盟成員之一,歐洲航空航天大學合作聯盟德國六所高校之一,歐洲頂尖工業管理者高校聯盟德國七所高校之一,歐洲高等工程教育和研究大學會議聯盟德國十所高校之一,“高通”歐洲創新獎勵計劃六所高校科研機構之一,歐洲工業革命以來歷史最悠久和最有名望的科技大學之一——難怪德國政府在思考“后移民社會”的政策變革時,把這樣重大項目交給他們來做。而且,第一期國際暑期學校就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德意志衛生博物館
還不得不說“德意志衛生博物館”(Deutsches Hygiene-Museum),我們的課堂設在這里(一個會議廳)。會議主管人薩若教授告訴我,這個博物館在德國乃至歐洲都很是有名,建館一百余年,歷經了幾次戰爭的摧殘,但,它被德累斯頓人堅強地保留下來。博物館的獨特之處在于,它與倫敦科技館宏大的展廳、展物不同,主要展示了人體的微觀世界——手、耳、鼻、口、眼、視覺、嗅覺、感覺等等都真真切切地讓人參與進去,體驗、體察、體味、體會,確確實實與眾不同。不過也有從微小分子到“地球村”,從生到死的系統知識。其展館理念、概念設計、模型、展品、參與路徑都別具一格、蹊徑獨辟。一張1936年腦科學家繪制的人腦圖像極其珍貴,透過這張人腦圖,就知道了德國人的科學創造、技術創新、匠人精神、生活品質的來源。
1936年德國人繪制的人體圖
展覽館內的紀念品銷售處其各種紀念品也是精心設計、獨一無二,體現了專業性、唯一性,以及趣味性。帶有孕婦、大腦、尿不濕、裸體、做愛等等畫面的明信片、書籍、圖冊等等都將德國人的創新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閱后產生美感、知識、常識,而絕無低級與下流。博物館的服務業絕對一流,展廳的路徑標示清楚、圖案與眾不同;有專門為孩子和殘障人士使用的洗手間和停車位,關鍵是設置十分合理與便捷,人性化服務令人感動。門票:成人八歐元,兒童免費。來這里參觀的家庭、情侶、游客、青少年絡繹不絕,但不熙熙攘攘。
說明:此文根據課堂筆記和老師提供的資料整理而成,有任何理解不當、失誤之處均由作者自負。
2017年7月29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