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中國休閑研究網站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
炎黃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第十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馬惠娣 (2018年12月11日)
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舉辦的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第十屆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18年7-9日在鄭州召開。大會主題"中華炎黃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除中國學者外,還有美國、德國、希臘、日本、印度、埃及、韓國、土耳其,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近百人出席了會議。大會收到論文約40余篇。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先生向大會發來賀詞。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為大會致辭,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席顧問徐光春為大會做了主旨演講。大會主旨發言中,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慶柱主講了"黃帝文化與國家認同的解讀";德國《華裔學志》主編魏思齊主講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遍性特征可能會成為未來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光明日報國學版、文學遺產版主編梁樞主講了"炎黃文化研究的創造性轉化"。 另外有40余位學者在分組論壇中發了言。大家從跨學科的視角探討了文明沖突、世界秩序、和而不同、文化自覺等一系列問題,使中外學者各抒己見,增進理解、達成共識,努力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請進來。這些演講分別涉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思想淵源與路徑研究,中華傳統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炎黃文化中國文化自覺,西方學者關于人類文明沖突、人類未來發展的理論和影響,"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生態文明等十余個子議題。 概括起來說,"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的討論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 對"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注重學理性分析。大家分別從歷史與現實的視域,從文化傳統與中國哲學的角度解析了"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新的歷史時代與新的國際關系形勢下,它們所具有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象喻力。比如對"水"的品格——"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詮釋;用"人類"替代傳統的"天下"之稱謂;"義"與"道"的字義再解釋,等等,深化了對"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現實中的意義和價值認知。學者們試圖以精確的文化解讀而與世界文化產生交融與共鳴。 二、 注重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回顧與啟迪。特別是來自土耳其、埃及、剛國(布)、日本、韓國的學者們在演講中以大量的圖片說明中外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也證明了人類的文明歷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明了跨文化交流對人類關系和諧發展的必要性。這些演講圖文并茂、史料詳實、依據可靠,強調了文化交流與文化合作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 三、 積極評價"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學者們認為,"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文化傳統在當代的延續,是中國人固有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天性的自然表達。自先秦以來,諸子百家雖學派不同,但對"人類命運"都有一致的看法——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是共識,這為當今"中國方案"做了最好的文化注解,也充分地表達了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所承擔和旅行的"大國責任"的歷史使命。 四、 正視問題,不回避困難,表達了學者的社會關切。與會者演講中也注意到了在推進"一帶一路"進程中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困難和挑戰。對于一個古代先賢提出"天下大同"的烏托邦,如何在今天變成一種現實,顯然難以一蹴而就,也許需要歷經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進程中,中國需要講好"中國故事",要把中國話語變成世界人民共同接收的話語;把政治實踐和文化實踐轉化為全人類共同接受的價值理念。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還有相當多的"功課"要做。學者們的認真、坦誠、理性,表明了討論氛圍的自由、民主和包容。 五、 討論中產生了許多"金語"。比如來自剛國(布)的朋友提議諾貝爾和平獎應頒給中國,因為,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己國家的貧困人口,也正在解決世界的貧困人口。日本的朋友為了消彌西方媒體的誤解與誤讀,他用簡單的一句話"一帶一路是全球版的扶貧計劃"化解了許多媒體質疑。土耳其的朋友引用中國人"授之以魚、授之以漁"的方法論概括了中國在亞非各國推行"一帶一路"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中國可以影響世界,但難以左右世界"顯示了理智與清醒。
閉幕式上,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任大援教授對兩天的大會做了精要的總結。他說:當今世界各國文化既迎來交流融合、互學互鑒的廣闊空間,又呈現出突出個性、彰顯特色的發展態勢。文化越來越融入國際經濟、政治、意識形態領域的博弈,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隨著我國整體實力和國際地位大幅提高,國際社會更加希望了解中國,中國也希望了解世界,世界范圍內的中華文化熱持續升溫。四十幾位與會者以其知識、學識、共識,從中國文化思想史與當代社會發展的多重視角闡釋和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思想。他也高度贊賞了全體與會者,特別是來自國外的十一個國家的學者對"人類命運共同體"所表達的誠意、善意和敬意。 附馬惠娣提交本次會議的發言摘要 中國文化傳統中的自然觀 馬惠娣 摘 要 "以天為則"是中國文化傳統之一,意即:人屬于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主宰天地萬物。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敬畏自然成為中國文化精神的內核。"以天為則"意味著處理好四種關系,即:自然與萬物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己身心的和諧;體現在內在方面,則上升為與人的道德倫理與審美,小到個人的操守與修為,大到江山社稷的治理。"以天為則"成就了中國哲學,及古人的生活智慧與精神氣象。奠定了古代人觀察世界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及基本的生活與生產理念。 自然觀的形成,深深影響了古人的人格、風度、思想、境界、審美、藝術、生活方式等精神氣象。城鎮建設與規劃亦被浸染,所以,目前保留下來的古城大多都保持了人與自然、物質與精神、身體與心靈、勞作與閑適、生活與社交、都市與田園的平衡關系,并將詩情畫意融入人居建設中,形成了詩化的人居環境與心馳神往的園林景觀,使人居與山水交織在一起,營建了唯美的文化空間。 中國經歷了漫長的農耕社會,亦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化與文明——遵循節氣、因地制宜、順其自然、天人一體等法則是農耕社會留下的文化遺產。一方面,古人自然觀造就了先祖們勤勞節儉的生活智慧,在勤耕細作的過程中,創造了多種儀式以感恩上蒼,也愉悅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們從大自然中領悟了許多哲理:"鷦鷯巢于森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這些警示是修德的良訓,是操守的規約,是愛護自然的智慧。 古代自然觀得到了歷朝歷代文人學者的關注,形成了對自然認知的各種流派,并切切實實貫穿于生活實踐與個體修為的始終。在人的心目中,自然不僅是客觀存在物,更是一種宗教意識,因此它又與人的德性、審美、信仰聯系在一起。 自然被賦予了感情和哲理。"物我兩相宜"是古人自然觀的最高境界。自然被人格化,并與人的勞動實踐與生活智慧產生共鳴。人在提升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精神氣象過程中亦深得自然的養育與參悟。 無論如何,古人自然觀含有三層意涵:首先,自然是一個客觀存在物,包括自然界、自然規律、自然獨特存在的屬性;其次,自然含萬物、當然包括人類;第三,天道與人道并行,自然可衍生人的心性、德性與品性,并育化出道德倫理、社會秩序。這三種意涵為認知中國自然觀提供了基本價值標準。 關鍵詞:以天為則,物我兩相宜,生活智慧與精神氣象 |
|
金川县| 平远县| 莒南县| 黎城县| 阳谷县| 忻州市| 巨野县| 高安市| 华蓥市| 贺兰县| 桑植县| 郑州市| 石家庄市| 多伦县| 玛多县| 县级市| 澄江县| 柳河县| 张家港市| 讷河市| 新宾| 上饶市| 乐业县| 冷水江市| 曲水县| 报价| 张北县| 泾川县| 罗田县| 班玛县| 南宫市| 修武县| 突泉县| 通榆县| 固原市| 尼玛县| 井研县| 和田市| 铜陵市| 始兴县|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