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中國休閑研究網站Welcome to the Website of Chinese Leisure Studies |
端午節過丟了太多東西!? 馬惠娣 (2020年6月22日)
近日讀署名周嶺文章,題目“說說端午節”。作者說“現在的端午節過丟了太多東西,剩下的大概只有兩件事:一個是吃粽子,一個是賽龍舟。”引起了我的共鳴。 接著作者又深問了一句:“這兩件事是怎么來的呢?似乎童叟皆知——紀念屈原唄。”依然引起我的共鳴。 可是,作者筆鋒一轉寫道:“紀念屈原。這似乎沒錯,一代一代就是這么講過來的,只有聞一多較過一次真兒。他說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給孩子們講屈原的故事,但講過之后便不太踏實,自問‘還要騙孩子們多久’?”這結論卻顛覆了這個婦孺皆知的端午常識。 按周嶺文介紹:聞一多以考據的方式撰寫了《端午考》:“端午節起源甚早,要早于屈原很多年。那時吳越先民終年在水上討生活,最怕遇到水患,為了自我保護,以水中可能存在的神祇作為圖騰,這神祇就是不見首也不見尾的龍。跟龍搞好關系,要做兩件事:一是斷發文身,把自己打扮成龍的樣子,使龍誤以為是自己的同類,便不予戕害。二是用好看又好吃的東西賄賂龍,讓龍開心……據說龍有青白赤黑黃五色,分管東西南北中五方,合五行之象,所以把每年開始祀龍的日子稱為‘端五’,后來傳著傳著,就訛成了‘端午’。” 那么,后來怎么又與屈原有了瓜葛?周嶺文接著說:“聞一多說,人究竟是個狡猾的東西,大抵因為后來原始科技進步,帶來了一些安全感,于是人就從那個蒙昧的圖騰文化中掙脫出來,不再伺候龍了。不僅自己吃了粽子,還肆無忌憚地把龍踩在腳下嬉戲,名曰“賽龍舟”。但人還是有思想的動物,這樣的狂歡最好能找個由頭,從而讓自己心安理得才好。扒拉歷史上跟水有關又有影響力的人物,發現諸多候選人當中,有一位三閭大夫屈原最符合要求。第一,都說他是個好人;第二,他寫得一手好詩;第三,他懷著滿腔悲憤投水而亡。那好,就編一個完整的故事,說屈原死后,楚人哀之,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難怪聞一多先生不勝感慨,他說,誰第一個想起來要把端午這個節日送給屈原的,我真是佩服他無上的智慧。”(見北京晚報2020年6月20日14版) 我出于好奇,也出于質疑,在網上搜索聞一多考據端午節是否確有其事? “百度”一下,跳出了許多相關信息。原來還不止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二文。(聞一多所著《端午考》(原載1947年8月《文學雜志》第2卷第3期)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原載1943年4月3日昆明《生活導報》第32期)。 更早的文章還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留學美國的宗教學家、民俗學家江紹原先生的《端午競渡本意考》(原載于1926年2月10日、11日、20日《晨報副刊》),指出:“競渡的前身,既不是一種娛樂,也不是對于什么人的紀念,而是一種‘禳災’的儀式。……送災者用法術處理的公共衛生也。”據說“公共衛生”概念首次由江紹原先生傳入中國。 還有現代民俗學重要的學院派學者黃石先生,著有《端午禮俗史》(黃石《端午禮俗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5月版),認為:“端午節是個渾然的歲時禮俗體系,它的諸般禮俗有一條線索貫通,作為它們的中心支柱是什么呢?一切都為了逐疫,一切都為了保證生命的安全,最高的目的,唯一的目的,是生存欲的表現。一句話說,端午是逐疫節,這就是它的根本意義。” 臺灣中研院院士李亦園先生對此也有查勘,發表“端午與屈原神話與儀式的結構關系再探”(1995年4月21-23日,漢學研究中心與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辦"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據悉,李院士以文化人類學的視角提出“季節適應說”。認為,伴隨著時代背景和生態環境的改變,端午風俗在不斷地被修飾和附麗改造,文化意蘊也在不斷被轉注,這也是傳統端午節令的主題不斷更換的原因所在。 生態環境史研究專家王利華教授,發表“端午風俗中的人與環境—基于社會生態史的新考察”(《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2期),提出了“防疫保健說”。認為:古人感知到了仲夏季節來自于生態環境中的種種威脅,而這些威脅確實是真實存在著的,迫使人們不得不采取種種方式予以應對。然而,古人所賦予端午的止惡、驅邪和防疫的意蘊,卻逐漸消退到了歷史記憶的深處。 ?詩人學者余世存幾年前出版《時間之書》(中國友誼出版社,2017年版),從“二十四節氣”的角度認定“節日習俗仍跟節氣時間的情狀有關”,并披露:端午“在民眾眼里,夏日炎炎,昆蟲四起,疾病易發,五月因此被稱為惡月,五月五日被稱為惡日。” “百度”中還有些文章不過是“照著說”、“接著說”、“重復說”,其言菲矣。 諸位方家對端午節歷史蹤跡的追溯,還原了先祖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智慧,事實上,我們許多習俗的原始意義以及流傳下來的遺跡、故事、敘說、傳說等等都相當的純真與質樸,這為宏大的歷史長河留下朵朵浪花——帶著無限的情趣與生機,“煙火氣”也助推了社會變遷的歷史,遺存了古人的詩意與遠方。不是嗎——夏日炎炎,昆蟲四起,疾病易發——止惡、驅邪和防疫,保證人的安康是根本意義。 如此看來,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2020端午之際,還原“端午節”的原貌有著特殊的意義,也給我們特殊的啟示。 ?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查到了有關“端午節”他人的種種查勘業績,也不禁想起了清乾隆年間王九溪先生的“讀史六法”:正義、通義、余義、疑義、異義、辨義。大家的文章與著述是有“讀史之法”的,他們持有的辭章考據、引經據典、糾錯勘正、行遠自邇的學力讓人嘆服,其結論也令人信服。讀來既長知識,又領略一種學術上的獨特風致。 ?不過,我想補充一個觀察視角,即民間的許多節日,特別是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各種慶典儀式都與黎民百姓的休閑生活密切相關。僅舉一例: 在《禮記·雜記下》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貢觀于蠟。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子曰:“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蠟之祭,勞農以休息之,言民勤稼嗇,有百日之勞,今日飲酒燕樂,君之恩澤也。非爾所知,其義大也。” 這個場景發生在“蠟祭”時,子貢費解百姓的歡愉場面。孔子解釋道:百姓成年累月地在田間勞作,讓他們放松一下,有張有弛,這樣有利于更好地生活與生產。所以,孔子說:“百日之勞,一日之樂,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張而不馳,文武弗能;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一方面,說明了人的生命與生活中不能沒有休閑,沒有休閑那是“畜役”之做;美好的休閑與歡愉是“人之為人”的重要保障條件。另一方面,古人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各種慶典儀式,都是對自然規律的順應——人順勢而立、與天地唱和、與萬物相諧、“天地人和一”、“尊天地而畏自然”。這是炎黃子孫的集體記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魂。 順便插一句:現代人以為科技高度發展了,就可以不敬畏自然,甚至弒殺養育我們的自然母親。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與誤途。如今,我們正在進行的“抗疫”,面對的“對手”卻是需要1000倍電子望遠鏡才能看得見的微生物,居然把人類打得落花流水。即便我們所謂地“戰勝”了,縱然萬千“功績”我們也難以笑出來。因為,它們是萬物中的一分子,如果人類依然剝奪它存在的權利,那么很快我們還將承受來自它們更加殘酷的反擊!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農耕文明社會的存在,恰恰得益于“天人同一”的文化理念。這個魂,必須深深地置于我們的腦海中,無論科技多么發達! 言歸正傳。是的,任何民俗、節慶其內涵與外延總是處在嬗變之中,但是,每個節日如果只剩下“饕餮盛宴中的消費”,或只剩下吃粽子、賽龍舟等之類的“文化創意”表演秀,那么我們將有愧于我們的先祖,自毀我們的文化之魂。 人沒有靈魂,剩下的是行尸走肉;一個節日沒了靈魂,剩下的如同一張精美廣告后面的騙局。 丟了什么,也別丟了靈魂!
附錄:臺灣朋友撰寫的文章,對端午節亦有考證,詼諧而有趣。 端午節最有意義的活動——捕捉萬歲蟾蜍 李明宗
華人三大最重要的節日為過年、端午節和中秋節,明天就是端午節,除了劃龍船、吃粽子、豎立雞蛋、以及懸掛菖蒲艾草之外,還有什麼更有趣的活動嗎?我將書架上與端午節慶有關的資料翻閱了一下,發現了一個最有意義的活動——捕捉萬歲蟾蜍。資料來自《東亞的時間:歲時文化的比較研究》(劉曉峰著,中華書局,2007,頁167)。 《抱樸子內篇》介紹不死靈藥有五種,稱「五芝」,其中「肉芝」就是「萬歲蟾蜍」。據說萬歲蟾蜍的神奇,來自頭上的角,即「肉芝」,法力在靈芝之上,是長生不老的仙藥,可以「服之長生」,並且神奇非常: 蟾蜍萬歲者,頭上有角,頷有丹書八卦,五月五日午時取之陰乾,百日,以其足畫地,即為流水。能避五兵,若敵人射己者,弓矢皆反還自向也。 這太棒了,端午時節許多地方炎熱乾旱,若能獲得此「神物」, 以其足畫地,即為流水,必能潤澤大地,帶來清涼。 而這還其次,更重要的是此 「神物」 居然「能避五兵」,你看看古人的智慧多麼驚人,他們早已預料到當代的「五兵」:海軍、陸軍、空軍、飛彈部隊、以及網軍,無一遺漏,太神奇了。 朋友,你有多久沒見過蟾蜍了呢?端午節有幾天的連假,趕快上山下河去找找,但是要找到萬歲且頭上有角的喔! |
|
福建省| 梅河口市| 浏阳市| 泌阳县| 鄂尔多斯市| 石渠县| 施甸县| 博罗县| 阜平县| 海原县| 奇台县| 汤原县| 昌宁县| 宁波市| 华宁县| 油尖旺区| 如皋市| 舞阳县| 定南县| 安吉县| 阿城市| 濮阳县| 庆城县| 连云港市| 平陆县| 南平市| 黄龙县| 丹阳市| 高唐县| 安国市| 河间市| 汾西县| 交口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乌拉特前旗| 公主岭市| 赤城县| 武邑县| 朔州市| 探索|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