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庥院士的斑斕人生
馬惠娣
(2022年11月21日)
何祚庥院士鼎鼎有名,除了在理論物理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外,他在一生中的每一段經歷與閱歷都留下了非凡的印跡。尤以學術風格的特立獨行和縱橫捭闔,成為科學家中的頂流。
在理論物理研究方面,由于他在粒子理論和夸克模型研究中的貢獻,于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直到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他堅持每天去實驗室帶學生搞科研。在他的研究領域使他與楊振寧、李政道的友誼保持至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他曾在中宣部科學處工作,系統地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并與于光遠、龔育之、孫小禮、李佩珊(科學史學家)等“雙科”(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大家們結下了長達六十-七十年的友情。七十年代末他們共同成為開創自然辯證法中國哲學學派的代表人物。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社會上曾流行 “耳朵識字,意念治病、取錢、滅火,預測大師”等一群“偽科學”的騙子和騙局現象,嚴重地危害了當時提出的“科教興國”的國家戰略。他與于光遠、龔育之、孫小禮等一大批有識之士義不容辭地對這種反科學現象進行了堅決的批判和揭露。何老師當時邀集了全國著名的科學家撰文,主編《偽科學曝光》一書出版。至今,這項工作的社會意義和弘揚的科學精神仍為人們所稱頌。
何老師曾經從科學的角度評價“中醫”,認為中醫理論和中國玄學相結合,與現代科學難以對接,經驗不能替代科學檢驗……這番話一經傳出便引起反駁與質疑,當時很多人在理解這個觀點時沒得要領。事實上,在科學范疇內這話是嚴謹而經得住推敲的。如今我們欣喜地看到這些年中醫醫學也正是朝著科學性在發展。“我知道這樣評論很尖銳,我喜歡討論尖銳的問題,不怕得罪人。”他如是說。
最近幾年,他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深研馬克思主義,傾情于經濟學領域。2019年出版《何祚庥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一書,這是基于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用跨學科的思維方式建構經濟學綜合性的理論框架。試圖借鑒物理學原理把近一百五十年來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的紛爭以理論創新的形式闡釋清楚,凝練出“勞動價值論和邊際效用論統一為勞動和效用統一價值論”的數學公式。本書第一版出版不久便告罄,疫情期間出版了增訂版。
何老師以化繁為簡的筆力,縝密的邏輯思維,借鑒理論物理的原理,融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多維知識體系的經濟學思想,是一部“社會物理學”在中國學界的成功嘗試與理論創新。這讓我們有幸見到在經濟學家著作中看不到的思想,比如他在書中寫道:“請看恩格斯所說的這段話是何等的精彩,何等的切中時弊啊!恩格斯不僅看到在‘生產要素’中將包含有科學技術這一‘精神要素’,而且還預見到‘精神要素’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在‘生產費用項目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恩格斯對19世紀經濟學家的這些批評,對于20世紀的,那些堅持認為‘科學是與他無關的’經濟學家們,也是一個極好的批評。”文中反復強調“科學精神與科學思想是最根本的精神力量,是真理的助產士”;強調科學方法,既反作用于自然科學的發展、創新,也影響人們對社會經濟規律的研究。
書中有他與多位當紅經濟學家的討論、質疑、辯論、批評、反思,以及他的憂慮。在十多年前,他就指出中國未來發展將面臨的困難,比如人多地少、農民人口轉移、生產要素中的資源利用率,給出資源結構、人口結構、技術結構的分析公式,提出力戒“假大空”的假社會主義理念(寫于2011-2014年間)。他看到著名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所著《世界經濟千年史》時,知道了作者為獲得真實的數據,而查閱了中國2000多本縣志,對人口、土地、糧食生產做了詳細的統計。何老師感到無比遺憾的是,這樣的工作為什么不是中國學者自己做出來的?甚至好多中國學者不知道有這本書。這件事暴露出至少是經濟學界對嚴謹治學的匱乏。他知道將得罪那些經濟學家們,但是,“不回避爭論、不隱諱觀點”,是他一貫的學術風范。
何老師在書中還談到了很多往事,談到了于光遠作為他的首任領導在他們長達六十多年中的友誼和共同追求。回憶了他的老師周培源教授,銘記老師對創新理論的三點要求:“第一,要看它能不能說明舊理論已經說明的現象;第二,要看新理論能不能說明舊理論不能解釋的現象;第三,還要看它能不能預言還未注意到或將要發生的新現象。”何老師深情地寫道:“快五十年了,周培源教授始終是我最尊敬的老師。在科學研究上,他不斷給我指引探索之路;同樣,在為人處世、不斷追求真理、審時度勢、明辨是非方面也是我更重要的老師!……謹將周老的重要講話轉送給后來的當今各位學者,包括理論物理學的后學者,也包括各位經濟學家、政治經濟學家。”(25-26頁)這話意味深長。
何老師也是一位情趣廣泛、跨界思考能力超強的人。他喜歡京劇,是資深票友,出生揚州名門望族“何園”(到過揚州何園的人在何家家譜中可見何祚庥的名字),長于十里洋場上海,深受父輩影響,自五、六歲就耳聞目濡戲劇表演,后被國家京劇院聘為顧問。他和于光遠都主張“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所以,他們都成了馬克思主義者,成了馬克思希望的馬克思主義者,成了“橫看成嶺側成峰”識得廬山真面目的一代學術大家。
新年期間,我與何老師通電話,他極力向我推薦《胡榮華:象棋泰斗曠世宗師》一書。建議我好好讀這本書,考察象棋作為娛樂活動中帶給人的智慧。“象棋充滿辯證法——當頭炮、保中卒、飛象局......”電話那端的何老師說得帶勁、純熟,我沒能完整地記下來。很快我在網上買到了這本書,細細讀來,知道中國象棋界一代宗師胡榮華先生才智超人,尤以“棋局”中的辯證法思想折射出他在“楚河漢界”的“廝殺”中智勇雙全,可稱得上是棋局中的軍事謀略家、運籌帷幄的戰略家、游戲操盤的政治家。難怪何老師力薦此書。當然,何老師希望通過這本書,指導我關注休閑經濟學和現實問題。他叮囑我“學術研究既要關注當下的社會問題,也應當具有前瞻性,要能提出新見解和新理論”。他具體說到了當今的“電游現象”正在創造不菲的經濟價值,這個現象體現了腦力勞動所創造的社會總效率因子。“休閑研究要與時俱進,電子游戲屬于當代人,特別是年輕人休閑生活的一部分,既要關注文化傾向性,也要關注產生的經濟現象,更要遠慮科技創新出現的‘物’(智能人)對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替代,‘物’與人將來的關系等哲學問題。”九旬有四的何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且傾囊相授。
我有幸在1995-1996年訪問北京大學期間成為他的學生,并參加了他主持的社會科學方面的科研工作,自那時起一直到今天,他對我的休閑研究始終給予關心與指導。
夏天,我去探望他,帶去一張照片,其中有于光遠、龔育之、孫小禮、韓德乾等人。他仔細端詳過后說,“哦,那時我們還精神”。我說,“你們永遠精神!于老曾說過:‘身體每況愈下是自然規律,精神天天向上是永遠的追求’。不是嗎?”何老師笑聲朗朗地說“有道理”。
拍攝于2005年1月25日在中國文化研究所學術廳,
參加“中國學人休閑研究叢書”出版暨討論會
(左一科技部副部長韓德乾、左二何祚庥、中間于光遠、右一孫小禮、右二龔育之)
|